传说在很早以前,怒江边上住着七个傈僳兄弟,最小的弟弟叫益桑,是个聪明能干的好小伙。一天他砍来一根香樟木,做成了一支很像琵琶的两弦琴,并依照弓弩的样子,用马尾拴在一根弯弯的细竹上,做成了一支弓。每当月亮出来的时候,益桑拉起两弦琴,各种各样的曲子从琴弦上流出来,像溪水潺潺,百灵啼鸣,悦耳动听。寨子里的人称益桑的两弦琴为吉吱,都爱听他拉琴。优美的曲调使乡亲们忘记了疲劳和忧愁,青年人还跟着他拉的乐曲唱歌、跳舞,沉醉于欢乐之中。益桑看到吉吱能使人们快乐,便在山寨里传授琴的技艺,直到大家会制作、会拉奏了,他才转到另一个村寨。此后,傈僳族便有了自己民族的拉弦乐器。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件来自傈僳族民间的呃吱。通体用一整块香樟木制成,全长59厘米,共鸣箱前呈梯形,后为圆弧形,正面蒙以松木面板,琴箱长21厘米、上宽4厘米、下宽8厘米,面板中部开有两个圆形小音孔。琴头呈方柱形,稍向后弯,下开长方形弦槽,长4.5厘米、宽1.5厘米,两侧横置二轴。弦轴硬木制,呈圆锥形,轴柄刻有环形沟槽,轴长9厘米。琴颈较短、呈半圆柱形,前平后圆,上端设有木制山口。竹制桥形琴马。张两条丝弦,为同样粗细的老弦。细竹拴马尾为琴弓,弓杆弯度较大,弓长62厘米。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演奏时有坐姿、立姿两种。坐奏将琴箱竖立于左大腿近膝处,左手持琴按弦,一般不换把位,右手执马尾弓沾松香在弦外拉奏;立奏则将琴底的尾柱置于衣服左下侧的口袋中或左侧所缠腰带之中,左手持琴,右手执弓。呃吱按四度或五度关系定弦,常定弦为d2、g2或d2、a2,音域一个八度。音量适中,钢丝弦音色明亮,丝弦音色柔和优美。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歌和民间舞蹈伴奏。坐姿演奏者多为中老年人,所奏乐曲通常是本民族的民歌曲调,傈僳语称木刮,乐曲有:《苦调(双木刮)》、《高兴调(岗兹木刮)》、《放羊调(阿茨阿木刮)》和《情歌调》等;立姿演奏者多为男性青年人,这是一种边奏边舞的形式,演奏的乐曲通常是民间舞曲,傈僳语称舞曲为刮且,乐曲有:《一步舞(提托刮且)》、《两步舞(尼托刮且)》、《三步舞(沙托刮且)》和《尼桶光》等,演奏时,呃吱常和弹弦乐器其布厄、气鸣乐器笛朽篥和体鸣乐器竹簧等傈僳族民间乐器配合在一起,共同为傈僳族民间舞蹈伴奏,气氛热烈而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