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任,是景颇、傈僳、拉祜等族边棱气鸣乐器。景颇语又称吐良、特令、拉库。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临沧地区。
在景颇族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很早以前,有一户景颇农家,曾派出自己的两个儿子去守卫旱谷地,驱赶野兽和鸟雀,保护庄稼,但都先后失踪了。农家寻不到儿子,却听到觅食猴子的叫声和林中的蝉鸣,便随手砍来竹子,中间挖个洞,吹出模仿的音调,以表示这里的旱谷地永远有人守护,这就是最早的吐任。此后,每逢旱谷成熟时节,到田边守护庄稼的儿童,都要吹响吐任。在风景如画的瑞丽江和太平江畔,在一派恬静的亚热带山寨,金色的秋天到来之时,每一片旱谷地边都飘荡着清脆的吐任声,此起彼伏,预示着即将来临的丰收。
最早的吐任,是景颇族儿童用一粗一细、长度相同的两根竹管套接制成的,在近中部的粗竹管上开有一个方形吹孔,两端管口通透,管身上不另开按音孔。制作工艺粗糙,音准也较差,音域还不到一个八度。因为乐器源于对丧生野外死者的追忆,所以从前都不在家中或村寨里吹奏。
现在的吐任,多用一根无节细竹管制作,管身长38厘米~55厘米不等,管径1.1厘米~1.4厘米,在竹管的中间略偏左处开一个椭圆形吹孔,孔径最长处1厘米,最宽处0.7厘米,孔壁修削得锐薄而匀称,管身上也不开音孔(图)。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藏有景颇族吐任一支,由两节竹管制成,打通竹节,中开一孔,全长40厘米。这件吐任系1958年由云南省群众艺术馆所赠。近年来,云南省歌舞团的音乐工作者对吐任进行了改革,用两根空竹管套接而成管身,接口处以铜制插座连接,可随时调节音高。这种改革吐任,管身65厘米,右端内径1.6厘米,左端内径1.2厘米,并在左端近管口处上方设有两个小助音孔,为奏bb2和c3颤音时用,改进了高音的演奏。
演奏时,管身横置,由于吐任仅有一个吹孔,所以吹奏方法较为特殊,左手反握管身左端,将吹孔置于下唇,对着吹孔送气,靠左手拇指和右手掌心分别开闭左右两端管口,以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短,凭借气流的强弱、缓急变化和左、右手开闭的互相巧妙配合,并利用泛音超吹等方法,可奏出高低有别的音列,音域可达三个八度。而平吹奏出的低音,常因音量微弱而不用。通过右手的快速开闭,可造成同一音上的颤动和特殊音色,发音与竹笛相似,脆亮而高亢,富有山野风味。
在景颇山寨,吐任都由吹奏者自制自用,因选材的不同,管身的长短和管径的大小也各异。管身长而粗者,音色较润厚;管身短而细者,音色较清朗。德宏州三台山一带的景颇人,常用管身较粗的吐任,其他地方的则相反。
吐任在景颇族中,是儿童和青年们喜爱的吹奏乐器,不论在山坡上放牛、在林间赶路,还是青年男女恋爱,都要伴着悠扬的吐任声。老年人也常吹奏自娱。景颇族除用它独奏外,还用它为各种民歌和民间舞蹈伴奏,如《情歌调》、《放牛调》和《山歌调》等,并能同象脚鼓、铓等乐器合奏《配歌调》等,应用范围较广。吐任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每当稻谷黄熟时节,景颇人便吹起吐任驱散鸟雀,但不在家中或村寨里吹奏。在临沧地区永德县傈僳族中,男女都吹奏吐任,尤以姑娘更为擅长,吹奏场合也不受限制,家中或村寨内外均可;在临沧地区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拉祜族山寨中,通常都在寨外山野间吹奏,但遇丧事,可在死者家中吹奏,以表哀悼。
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种别具一格的民间气鸣乐器,经过云南省音乐工作者的努力,它已由山寨登上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大雅之堂,以它独特的演奏技巧,高亢嘹亮的音色和风格迥异的乐曲,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喜爱和赞赏。传统乐曲有《放牛调》、《丰收调》、《山歌调》、《山鸟鸣》、《尧独尧迪》等。创作乐曲有《景颇山的早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