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最早使用的低音拉弦乐器,是圆筒形琴箱、蒙以皮膜、设置指板、张三条琴弦的大胡和低胡,1954年进入乐队使用。通过录音、广播和舞台演出,得到广大听众的支持与鼓励。优点虽多,但也存在音响混浊、音色不清晰、音域窄、皮膜受气候影响变化较明显等缺陷。
1955年夏,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张子锐分配该团任作曲配器。他采用民间坠胡为原型,扩大共鸣箱,弓在弦外拉奏,制成了大坠胡(此琴现藏于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解决了低胡之不足,但形象欠佳,演奏员都要排在乐队后排隐蔽演奏,很不满意,乐器的造型也成了重要问题。经过再三搜索乐器形象,张子锐发现蒙古族的马头琴较好,琴弓也是在弦外拉奏,乃采作原型。
1962年,该团乐改小组又在四弦马头琴的基础上有意再改进一步。但因盲目听取一些片面意见,在设计和制作中未能充分考虑传统马头琴的形象,使油漆和纹饰等方面更多地接近了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色调及模式,实际上是作了一次不恰当的尝试,致使这项乐器改革工作后来又中断了多年,这是值得吸取的教训。
1980年,乐团乐改小组再次开始了低音马头琴的改革。开始由于缺乏全面的考虑,只单一地从缩小乐器体积、减轻琴体重量出发,结果试制出来的两种样琴都因琴体过小而不具备低音乐器的效果。通过总结失败教训,集思广益,反复认真对多种类型的低音拉弦乐器进行测试和比较,最后设计琴箱基本采用传统马头琴的外形,擦弦点部位略向内弯曲,四个琴角修饰为小圆角,既保留了马头琴的造型,又基本解决了运弓不便的问题。琴面纹饰的设计也充分注意到民族特点,色调明朗清晰,具有立体感。嗣后,北京民族乐器厂选派经验丰富的乐器制作师参与制作,共制成四支大马头琴、两支低音马头琴。
大马头琴全长125厘米,按五度关系定弦为C、G、d、a,音域C—c2,有三个八度;低音马头琴全长182厘米,按四度关系定弦为E1、A1、D、G,音域E1—a,有两个半八度。琴体选料细致,工艺精美,低音马头琴的音响效果优于大马头琴,发音清晰、纯正,穿透力强,音色柔和宽厚,四条弦音响均衡、力度变化幅度大,演奏起来得心应心。它们竖立于民族乐队之中,与弹拨、拉弦、吹管和打击诸乐器也颇为协调一致,均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国内同行对低音马头琴的音色及松驰度等方面都较满意,认为美中不足的是左手下把位演奏有些困难。
1980年11月,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曾前往日本进行友好访问,先后在东京、仙台、名古屋和大阪四城市公演。日本音乐家对我国改革的大马头琴和低音马头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著名的中国音乐史研究专家岸边成雄观看演出后,在《日中友好报》上发表了题为《惊异的乐器改良》评论文章,他写道:“中国的民族乐器改良,在战前(50年代以前)使中国音乐的近代化是通过个人开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后,这种乐器改良得到全国规模的迅速发展……(新中国)特别强调了尊重民族传统并使其现代化。”他还写道:“我在日本听民族乐团的演出,连这次可能是第四次了。我认为这次演出,不仅合奏变得强有力了,而且还增加了纤细的美感。这可能是乐器改良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吧!”他认为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是一支规模庞大而又细巧入微、兼有传统魄力和最新乐器改良成果的富有感情和魅力的乐队。东京艺术大学教授、民族音乐家小泉文夫撰文道:“中国的乐器改良方向明确,主要是依据传统、结合时代要求进行改良。音量的增大是必然的要求;大型低音拉弦乐器的改进和增设,扩大了整个乐队的音域,这是一种显著的发明。”日本低音提琴演奏家林木勋先生对改革的低音马头琴非常赞赏,他听完音乐会后迟迟不肯离去,想试奏一下乐团新设计、由北京民族乐器厂制造的低音马头琴。他指出,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改良,具有东方民族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