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鼓,古时满族人用于自娱的一种拍击膜鸣乐器,因鼓身有八个角而得名,又称单鼓。鼓体扁小,鼓面呈八角形,代表当时清朝的八旗。鼓框用八块乌木、紫檀木、红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一说是八旗首领各献一块最好的木料嵌拼而成。七面框边内各嵌两至三枚小铜钹,一面嵌钉柱缀鼓穗,寓意五谷丰登。
八角鼓,是满族民间艺术的一种,它以演唱者所用的击节乐器八角鼓而得名,是民间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八角鼓,鼓身八角形,木制框架,大小直径17厘米左右,单面蒙蟒皮,鼓身周围嵌铜钹,并缀有丝穗子,鼓形小巧玲珑。演奏时用指弹击鼓面发出清脆的声音,摇震鼓身或手搓鼓面会发出悦耳的钹声。满族八角鼓主要流传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华北和东北地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政府的扶持下,经我区民间老艺人挖掘和整理,在传统唱腔和曲目的基础上,逐渐从曲艺发展成为一种地方戏曲,八角鼓是国内较有影响的地方戏曲种类,历史上及其繁兴,并广为流行。
八角鼓戏曲中更多的融合了诸多地区艺术成分,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艺术特色。它的多元性,受到流传地域民俗文化的影响,它以深厚的文化穿透力,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早期的八角鼓,源于关外,流传于关内,是满族人在关外牧居时的一种民间乐器,每当人们行围狩猎和劳动之余,常以八角鼓自娱自乐,庆贺丰收的喜悦。进关后,在驻防地或行军途中,也常击鼓高歌尽情演唱,以排解劳顿。八角鼓流传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清干隆四年(1739),清政府修筑绥远城(今呼和浩特新城),此地成为满族八旗军旅御外驻防城池,也是随军家属聚居营。生活在这里的满族八旗官兵,闲暇的时候,常常持鼓演唱,并将身边的风情逸事、日常生活融会进唱词,自编自唱。八旗军旅咏唱凯歌时还用它击拍鼓劲,因此八角鼓,随着清满族旗兵驻屯边塞而传入呼和浩特地区,流传开来。清干隆年间,演唱盛极一时,曾被称为太平歌。到了民国初,绥远城满族后裔经常组织票房,编词演唱。这时的八角鼓曲艺不断地吸收、丰富,已经成为都市一种时兴的艺术了。日寇入侵绥远后,八角鼓曲艺演唱活动日渐衰退。
在北京传统戏曲长河中,八角鼓是与岔曲、京韵大鼓和单弦等京味艺术齐名的民间艺术,但近十几年来,由于受现代艺术的冲击,民间曲艺式微,加之后继人才匮乏,了解和喜爱这门艺术的观众越来越少。
“ 八角鼓,响叮当,八面大旗插四方。大旗下,兵成行,我的爱根在正黄。黄盔黄甲黄战袍,黄鞍黄马黄铃铛。……”
这是一首名叫《接爱根》的满族情歌,它描写清代满族八旗子弟保卫祖国疆土英勇打败罗刹 (即沙俄),妻子喜迎丈夫凯旋而归时所唱的歌曲。八角鼓是满族最有特色的民间乐器。据传说,初期的八角鼓,是古代满族人民用于自娱的一种伴奏乐器。亦说它是由满族八旗的八位首领各献一块最好的木料镶嵌而成,它的八个边象征着满族八旗的团结。八木相拼而得八角,所以叫作八角鼓。
八角鼓是干隆中叶,由北京的八旗子弟所创,它吸取汉族弋腔曲调,形成了以歌功颂圣为主的演唱形式。由于帝王提倡,文人介入,提高了它的社会地位和艺术品位,在宫廷府第传唱,盛极一时。道光时期岔曲走向社会,形成雅俗共赏的风格,是满汉民族融合的历史文化见证。
史料载,远在关外游牧时期满族即有持八角鼓自歌自娱的风习。满族入关时,军中即有以满语演唱的八角鼓军歌。
干隆初年,京城的八旗子弟在传统俗曲的基础上,创造了以汉文写作,按汉语押尾韵的子弟书,同一时期,八旗子弟演唱八角鼓中除单唱岔曲还有以岔曲为头尾,吸收了许多曲牌的联曲等。包含了已经北京化了的各地俗曲。
当时,出征的将士凯旋而归,奉谕领取内务府颁发的“龙票”,在旗营内外编演“得胜歌词”,实际上是从军中掀起了宣传皇帝武功的群众文化潮。八角鼓像一阵风,从京郊刮到内城,从旗营影响到皇都的上层社会,一时间,成了京城生活的重要内容。
而作为伴奏乐器的八角鼓其形制也就有了政治性的规定和解释,如八角象征八旗;下垂的两股长穗象征麦秀双穗,五谷丰登;无把寓意永罢干戈等,后来“八角鼓”还成了以岔曲为主的一系列演唱形式的总称。
在皇帝王公提倡下,文臣们很快写出歌颂皇恩,祝贺喜庆的吉祥段子,以及四季节令,风花雪月,渔樵耕读,改编古诗文和戏曲小说的岔曲,宫中应承之作是岔曲的第二个源头。
同治光绪年间,“慈禧后尤嗜‘八角鼓’曲词,曾命内务府掌仪司批选旗籍子弟擅长此道者,入宫授太监演唱”。宫廷的典制,左右着京城风气,一是提高了岔曲的文学地位,吸引了一批满族的文人雅士,参与八角鼓岔曲的创作演唱。二是提高了岔曲的社会地位。
明代沈榜《宛署杂记》中记载:“刘雄八角鼓绝:刘初善击鼓,轻重疾徐,随人意作声,或以杂丝竹管弦之间,节奏曲合,更能助其清响云”。当时的八角鼓演奏技艺水平很高,刘雄被誉为都城八绝之一。随着1644年清王朝在北京定都,大批满人入关,在清干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5年),八角鼓已作为鼓书、单弦等曲艺的伴奏乐器,并有专业艺人演唱,曾盛行于宫廷和北京、天津、东北各地。清代中叶,北京的八角鼓曲种沿运河南下传入山东,在聊城、临清、济宁等地,又演变成为“山东八角鼓”。发展
八角鼓盛行于清代的曲艺曲种。以演唱者所用的击节乐器八角鼓而得名。八角鼓的起源,传说不一。始见于清康熙李声振《百戏竹枝词》中记载:“八角鼓,形八角,手击之以节歌,都门有之。”《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内蒙古自治区卷》的序言记载,内蒙古满族八角鼓老艺人说:“八角鼓原是满族在关外牧居时的民间艺术。满族人民常在行围射猎之暇,以八角鼓自歌自娱。”又说:“八角鼓原系一种坐腔岔曲形式”,形成于“清康熙、干隆时期”,“干隆、嘉庆以后,己无专业艺人,仅由八旗子弟做非营业性的演出,清唱于厅堂筵席之前。”北京地区八角鼓艺人的传说,见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文小槎者,外火器营人。曾从征西域及大、小两金川。奏凯归途,自制马上曲,即今八角鼓中所唱之单弦杂排(牌)子及岔曲之祖也。其先本曰小槎曲,简称为槎曲,后讹为岔曲,又曰脆唱,皆相沿之讹也。此皆闻之老年票友所传,当大致不差也。”《升平署岔曲》一书的引言所记略同,只是“文小槎”之名作“宝小岔”。
八角鼓在清代嘉庆、道光以后,由于旗籍士兵在各地驻屯,和各地旗籍官吏的爱好,流传到很多地区。相传凡漕运、盐运所经的城镇,都有八角鼓传唱。现代在山东流行的聊城八角鼓,吉林由满族八角鼓发展而成的新城戏,都与八角鼓有直接的渊原关系。另外,河南的大调曲子、甘肃的兰州鼓子、青海平弦等曲种,在曲体结构、曲词格律等方面也与八角鼓有共同之处。
八角鼓早期用于古代满族曲艺“八角鼓”中,本世纪50年代,这种曲艺在曲牌的基础上发展为“满戏”。如今,八角鼓主要用于北京、天津、东北地区及河北各地的说唱音乐“鼓书”和“单弦”(也称“单弦牌子曲”或“八角鼓”)中,由演唱者本人手持八角鼓敲击节奏,另由伴奏者弹三弦。
八角鼓角色
拆唱八角鼓有正、丑两种角色。根据故事内容人物的多少,由二至五人分包赶角,一般以三人演唱的节目为多,弹弦的也唱一二个角色。演唱时,仅由丑角一人化妆。既以丑角为主,也就在唱词以外穿插了很多插科打诨的说白成分。这些插科打诨,大半与故事内容无干,只是抓哏凑趣的噱头,游离于剧情之外,供听众取笑而已。
八角鼓形式
旗籍子弟演唱的八角鼓包括5种演唱形式。
①岔曲。
②群曲,由多人齐唱、轮唱,有鼓、板、锣、钹和弦乐伴奏。刘振卿《八角鼓遗闻》记述满族票友宗承芝说:清干隆四十一年,阿桂征服金川凯旋后,将干隆皇帝所制之《大有年》、《万民乐》、 《龙马吟》等满语军歌译为汉文,以八角鼓曲调谱曲,用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乐器金川鼓、大铜铙、铜钹、小锣等击节,使军士合奏而歌。清代多由子弟栗友应邀在亲友的喜庆堂会上演唱,民国以后已渐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的曲艺团体曾对这种形式加以改革,由多人亦歌亦舞来演唱,称为“单弦联唱”。
③拆唱八角鼓,由演员分饰正、丑脚色,根据曲词内容及人物的多少,由3——5人分包赶角,一般以3人演唱的节目为多。因其演唱近于戏曲,俗称“八角鼓带小戏”。这种演唱形式兴起于干隆、嘉庆之间,嘉庆三年刊行的戴全德《浔阳诗稿》中有一支小曲,专咏拆唱八角鼓的演唱情况。演唱时以丑脚为主,曲词中穿插很多插科打诨的说白,近于相声的逗哏,徒供听众取笑,趣昧不高,已渐衰落。
④单弦。
⑤双头人,演唱内容与单弦相同。清代对演员自弹自唱的形式多称为单弦,而以一人持八角鼓击节演唱,另一人操三弦伴奏者称为双头人,或说双头人是由两人共操一担三弦,一人按弦,一人弹拨,同时轮唱曲词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