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乐器种类>乐器种类专题>

中国古代乐器《弹布尔》

来源:yueqiziyuan.com  作者:乐器资源网  时间:2017-09-21  

  弹布尔是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弹弦乐器。历史悠久,形制古朴,音色优美,富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常用于独奏。汉文史籍中,有“丹不尔”、“弹拨尔”和“丹布尔”等译名。琴身木制,音箱较小,成瓢形。琴身修长,以丝弦缠成16至20余品位。有钢丝弦五根,内二弦与外二弦调成同音,与中弦成五度关系。音域宽广,音色清脆,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常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是“麦昔若普”和演奏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主要乐器之一。

  弹布尔的历史较为悠久,相传在十四五世纪时,已有演奏弹布尔的著名民间艺人。

  清代列入宫廷回部乐,清《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十二)载:“丹不尔刻桐为体,以大匏为槽,……直柄,面平背圆,……铁弦四,上二轴,左右各一绾之。……柄上设二铁为山口,近上一片穿孔纳弦,下一片承弦,柱用角。”这一记载与今日广泛流传的弹布尔略有不同。

  清代《新疆图志》(卷四十八)也载有:“铜弦谓之弹普”。弹普即弹布尔。

  这种乐器最初流行于南疆,正式记载见于1854年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撰写的《乐师史》(古维文手抄本)中。书中记述道: 古代乐师阿布都热合买·加米的音乐老师曾在当时演奏弹布尔独奏。乐师买乌拉纳·沙依甫 ·伯力合,他手持弹布尔弹奏了《伊拉克戈壁木卡姆》,令人神魂颠倒。18世纪末,弹布尔传到北疆和东疆。如今已成为天山南北广大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弹弦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弹布尔》

  于阗乐

  弹布尔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50年国庆节观看了各民族歌舞联合演出后,所写的《浣溪沙》下半阕中的两句。词中提到的于阗,在新疆省南部,是古今歌舞盛行的地方。多才多艺的维吾尔族人民,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音乐和歌舞方面尤为突出,不论是青年男女,还是老人幼童,都酷爱歌舞,素有“歌舞之乡”的称誉。新疆等地古代称作“西域”,据历史记载,新疆龟兹(今库车县一带)的乐舞最早传入内地,以后又传入于阗乐、疏勒乐和高昌乐。《西京杂记》记载,于阗乐在汉代初年已成为宫廷 中节日的活动项目。据汉高祖宠姬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在出宫后谈到宫中娱乐时说:“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于阗(今和田县)自古以来民间歌舞兴盛,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中说:“瞿萨旦那国(即于阗)……国尚音乐,人好歌舞。”并说龟兹的“管弦伎乐,特善诸国”。隋唐时期,西域诸乐都被列为宫廷的九、十部乐中,每逢盛会都要进行演奏。

  弹布尔胡旋女的情人

  “麦西来普”(维吾尔语意为“歌舞集会”),是维吾尔族民间特有的歌舞并举的艺术形式。 每逢佳节、婚礼、丰收之后或盛夏之夜,人们便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和欢乐,未婚的青年男女也相互表达爱慕之情。“麦昔若普”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热烈、豪放的特色,朴实大方、明朗活泼、节奏明快、富于变化。它多伴以歌和乐,中间休息时,还穿插游戏、杂技、朗诵或猜谜等,内容丰富多彩。随着弹布尔等弦鸣乐器奏出的引子和达卜打出的起跳鼓点,服饰鲜艳的姑娘们步入场中,舞姿婀娜,手势纤巧,正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胡旋女》中所描绘的那样:“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 ”紧随姑娘们步入场中的是小伙子,动作粗犷,强健有力。越跳人越多,男女老少、千姿百态,总不停歇间断。鼓声铿锵,歌声高亢,舞步由慢而快,最后变成急速不停的旋舞,坚持不住的陆续退到圈外,直到场中只剩下一对旋转着的男女青年,他们才算是这场“舞赛”的优胜者。

  弹布尔倾诉史诗

  歌舞晚会上最辛苦的要算是伴奏的乐师了,他们弹奏着弹布尔、都塔尔和热瓦普,拉着艾捷克,敲着达卜,一曲接一曲,琴鼓不停,歌声不断。“麦昔来普”上演奏的乐曲,都来自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被誉为“祖国音乐文化瑰宝”、“东方音乐史上巨大财富” 的“十二木卡姆”,流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集维吾尔古典音乐之大成,体裁多样,曲调丰富,全曲共有十二套。每套为一个小组曲(“木卡姆”即古典组曲之意),包括序歌、叙诵歌曲、叙事组歌、舞蹈组歌和完整的器乐间奏曲等。全曲共有170多首曲牌和72首乐曲,演奏一遍要用二十多个小时。现代维吾尔音乐中的优美曲调,都源于这“维吾尔音乐之母”。由于历代封建势力的摧残,这部古曲只是在民间口头流传。在“麦昔若普”上,只有那些熟记曲牌 、满腹民歌和能即兴作歌的老艺人,才能担任乐师,他们为欢乐的歌舞击鼓操琴,乐声歌声连绵不绝,经常通宵达旦。

  弹布尔的外形,像一个安了长柄的葫芦水瓢。它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马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图)。用桑木、核桃木制作。共鸣箱呈瓢形,蒙以桐木或

  白松薄板为面。 琴杆较细而长,顶端为琴头,平顶无饰、呈方柱形,不设弦槽,上置T形弦轴。琴杆表面为按弦指板,上缠弦品。张金属弦。弹布尔因流传地域的不同,而有南疆弹布尔和北疆弹布尔之分。

  古典弹布尔

  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弹布尔类型,又称老弹布尔,或为最初的弹布尔,现已找不到原型。有品二十七,(其中用老弦,或用尼龙丝捆扎成者有十九,用骨条粘于面板上者有八)。[1]  定弦:伴奏三弦二音g,g,d。主奏二弦一音g,g。

  音域:d1——d3

  弹布尔短弹布尔

  又称半琴。短弹布尔因琴体短而易于携带,多为民间游吟诗人,苦行者采用。设品二十四,(其中用丝弦捆扎而成者有十九,用骨条粘于面板者有五)。[1]  定弦:伴奏三弦二音d1,d1,f。主奏二弦一音d1,d1

  音域:d1——d3

  弹布尔南疆弹布尔

  南疆弹布尔 南疆弹布尔是流传最早的弹布尔,属于高音乐器,至今它仍然保持着古老的形制。琴身全长130厘米左右。共鸣箱用一整块桑木先挖制出腹腔,两侧壁厚3厘米左右,腹底厚约5厘米,面部蒙以桐木板而成,面板厚2厘米——3厘米,上部开有两个水滴形小音孔。琴杆细长,另用一块桑木制成。将共鸣箱和琴杆镶嵌粘接成一整体。琴杆表面待张弦后试音缠品,共缠有16 个品位,先用皮筋缠品,后改用丝弦缠品。琴头上置有五个T形弦轴,左侧有二,正面有三。张五条琴弦,先用黄铜丝为弦,后改为相同直径的钢丝弦。两条外弦一组同音,两条内弦一组同音,中间一弦一音,外弦为主奏弦,用以弹奏主旋律,中弦、内弦为共鸣弦,可奏出各种伴奏和声。,有两个八度。 使用牛角拨片弹奏,音量较小,但音色清亮、柔美。流行于南疆喀什、和田、库车一带。常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

  定弦:g、g、c1、g、g或g、g、d1、g、g。

  音域:g—g2

  弹布尔北疆弹布尔

  北疆弹布尔 北疆弹布尔是18世纪末由著名民间艺人穆罕默德·毛拉等人,将南疆弹布尔带到了北疆伊犁。后经北疆民间艺人的改革,音色由清亮变为丰满、浑厚,属于中音乐器。它随着北疆“十二木卡姆”而广为流传,并遍及东疆一带。用核桃木或桑木制成,琴身全长147厘米左右,共鸣箱较大,除琴杆的指板上缠有18个丝弦品位外,在共鸣箱的面板上也粘有8个——10个竹制高音品位。在琴杆周围和共鸣箱的背部,用贝壳或驼骨镶嵌出各种装饰图案花纹。张五条钢丝弦,达三个八度。主奏弦G—d无品位,音域中d—g2之间的半音齐全,是弹奏旋律范围。演奏时,右手食指绑钢丝指拨弹奏。音色明亮、浑厚,富有地方特色。是维吾尔族人民在“麦昔若普”上离不开的弹弦乐器。流行于乌鲁木齐 、伊犁、鄯善等北疆、东疆各地。

  定弦:G、G、d、G、G。

  音域:G—g2

  弹布尔中音弹布尔

  中音弹布尔20世纪60年代,乌鲁木齐市依堤伯克乐器厂改革制成中音弹布尔。琴身全长缩短为110厘米。琴杆用桑木制作。共鸣箱背板用九块有美丽花纹的核桃木薄板拼合而成。指板上嵌有29个塑料音品。张五条琴弦(也有设六弦的,每组各两弦),主奏弦用31号细钢丝为弦,共鸣弦用29号钢丝弦,有时五条弦都用30号或28号钢丝弦。由于主奏弦a到d1之间增设了四个品位,指板上的高音把位从d3以下,也增加了四个品位达三个八度。这种弹布尔,还将原来面板上的音品,改嵌在延伸下来的指板上,并在共鸣箱上增设垫板,弹奏时右手腕部不再接触面板,使发音清晰、音量增大。长期以来,专业音乐团体都采用这种中音弹布尔,将它用于独奏或器乐合奏中,与它配套使用的,还有一种琴身较短的高音弹布尔。

  定弦:g、g、d1、a、a。

  音域:g —g3 ,

外国木管乐器《英国管》简介
人气:197
乐器种类专题
外国木管乐器《英国管》简介
阿乌
人气:109
民族气鸣乐器
阿乌
钹
人气:20945
西洋打击乐器
改革马头琴
人气:435
民族弦鸣乐器
改革马头琴
适争
人气:89
民族弦鸣乐器
适争
羽管键琴harpsichord简介
人气:177
乐器种类专题
羽管键琴harpsichord简介
中国古代乐器《铎》
人气:212
乐器种类专题
中国古代乐器《铎》
浅谈羽管键琴简介
人气:130
乐器种类专题
浅谈羽管键琴简介
中国民族拨弦乐器《琵琶》简介
人气:198
乐器种类专题
中国民族拨弦乐器《琵琶》简介
八音鼓
人气:132
民族膜鸣乐器
八音鼓
巴罗克管风琴和古钢琴发展史
人气:224
乐器种类专题
巴罗克管风琴和古钢琴发展史
彝族小三弦
人气:212
民族弦鸣乐器
彝族小三弦
中国古代乐器《贝和螺》
人气:79
乐器种类专题
中国古代乐器《贝和螺》
弹布尔
人气:424
民族弦鸣乐器
弹布尔
小提琴
人气:1084
西洋弦乐器
小提琴

大家都在看

中国古代乐器《小型建鼓》

中国古代乐器《小型建鼓》

中国古代乐器《小型建鼓》...

乐器种类专题 215 阅读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鼓》简介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鼓》简介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鼓》简介...

乐器种类专题 215 阅读

中国古代乐器《拉布卜》

中国古代乐器《拉布卜》

中国古代乐器《拉布卜》...

乐器种类专题 74 阅读

巴罗克管风琴和古钢琴发展史

巴罗克管风琴和古钢琴发展史

管风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从公元前3世纪起源至今,管风琴的发展跨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而这个进程也可以说是整个西方音乐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管风琴还有着所有乐器中最复杂、最庞大的结构:多层的键盘,...

乐器种类专题 224 阅读

磬的历史介绍

磬的历史介绍

磬是一种石制的乐器,由劳动工具演变而来。 磬是一种石制的击乐器,可能源于某种片状石制的劳动工具。磬在远古时代称作石和鸣球,在山西夏县东下冯夏代文化遗址,发现了一石磬,形状像耕田用的石犁,其斜上方,有一...

乐器种类专题 140 阅读

中国古代乐器《金口角》

中国古代乐器《金口角》

乐器名。即唢呐。形似喇叭。因其两端以铜为口,故名。《北堂书钞》卷一二一引 晋 陶侃 表:伏维武库倾荡,宿卫有阙,辄简选其差可奉献金口角一双。...

乐器种类专题 183 阅读

中国古代乐器《杖鼓》

中国古代乐器《杖鼓》

杖鼓,是中国古代细腰鼓类乐器,东传高丽后成为朝鲜族的重要击膜鸣乐器。杖鼓清代后在中原几乎消失,如今汉族地区唯一留存的是福建杖鼓。朝鲜杖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尤以吉林省延边朝...

乐器种类专题 210 阅读

中国古代乐器《葫芦丝》

中国古代乐器《葫芦丝》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

乐器种类专题 176 阅读

中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简介

中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简介

中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简介...

乐器种类专题 169 阅读

中国古代乐器《札木聂》

中国古代乐器《札木聂》

中国古代乐器《札木聂》中国古代乐器《札木聂》...

乐器种类专题 160 阅读

羽管键琴(Harpsichord)简介

羽管键琴(Harpsichord)简介

羽管键琴羽管键琴的制作起源于15世纪末的意大利,后来传播到欧洲各国。意大利羽管键琴轻便高雅,属于真正的弦乐乐器。在形制上与现代的三角钢琴相似,但琴弦是用羽管拨奏而不是用琴槌敲击。每根弦是由固定在每个琴...

乐器种类专题 227 阅读

中国古代乐器《象脚鼓》

中国古代乐器《象脚鼓》

象脚鼓是因鼓身似象脚而得名,广泛。象脚鼓还受到傣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爱,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雕有装饰图案,有的还在鼓身上系有花绸带和彩球。 象脚鼓鼓身常有图饰,图形多为孔雀,有时象脚鼓在舞动...

乐器种类专题 104 阅读

中国古代乐器《贝和螺》

中国古代乐器《贝和螺》

中国古代乐器《贝和螺》...

乐器种类专题 79 阅读

中国古代乐器《马头琴》

中国古代乐器《马头琴》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马头琴(mǎ tu qn),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潮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

乐器种类专题 113 阅读

瑞士的灵魂阿尔卑斯号角介绍

瑞士的灵魂阿尔卑斯号角介绍

阿尔卑斯号角长3.5米左右,重3公斤,用挖空的杉木做成,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最具瑞士民间特色的吹奏器。 表演时,演奏者喜欢穿上民族服装,并伴以抛掷国旗和演唱变嗓山歌助兴。阿尔卑斯号角能独奏、双人奏、三重奏...

乐器种类专题 22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