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久远的老琴,经过千锤百鍊,通过了歷史变迁的考验,其间,凝聚多少琴人雅士,君王将相的喜爱与珍视。从古至今,许多传世有名的古琴,都是琴人直接或参与斲琴师一起造作而出的,古琴製作技艺,据现有史料瞭解,於汉代已基本定型。特别到了唐代,古琴造作已发展至高峰的时期,咸认几达完美之境;在现存的唐琴中,我们清楚看到,唐琴的表漆,有黑色及栗亮色两种,表漆之下的灰胎為纯鹿角灰。唐琴的断纹以蛇腹断為主,间有冰纹断,流水断,及夹杂牛毛断等,从现存唐琴「九霄环珮」、「春雷」、「大圣遗音玉玲瓏」、「独幽」、「飞泉」可见。然漆灰的运用与断纹的產生确有密切之关连。
漆与灰
人类使用涂料的歷史相当久远,大量的考古资料证明,大约距今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后期,人类即开始使用涂料。「漆」是一种黏液状态涂料的总称,它可分為天然漆和人造漆两大类,这裡我们主要谈的是与古琴关系至為密切的天然漆。
天然漆,又名国漆、大漆、生漆,是中国著名的特產,从漆树上採割而得的漆液,经除去水份并滤去杂质即為生漆。生漆品质的优劣,是与產地、漆树品种、立地条件、割漆时间等有著密切的联繫。《本草刚目》记载:「凡验漆,惟稀者以物醮起,细物不断,断而急收,更又涂於竿竹上,荫之速乾者,并佳。」生漆的乾燥,必须荫室,如果处理不恰当,容易造成返工浪费;同样的漆,在南方髹涂比北方易乾,春秋季节比夏冬季节易乾,新漆比陈漆易乾,稠漆比稀漆易乾。
天然漆漆膜坚硬而富有光泽,具有良好的耐腐性,耐热、耐水、耐油和耐多种有机溶剂的功能,电绝缘性能也很好。今天我们有幸落指抚触上千年的老琴,上好生漆的功劳,绝不可抹杀。
再谈灰胎。琴面木质鬆软,為保护琴面能歷经长期的磨损,又要兼具传音效果,琴器表漆下必有灰胎,因此加上漆灰的工作成為製琴最重要的一环。用在琴上的漆灰有
鹿角灰:以鹿角霜粉末调和生漆
瓷灰:以瓷器粉末调和生漆
砖灰:以砖块粉末调和生漆
瓦灰:以瓦片粉末调和生漆
泥灰:以泥土粉末调和生漆
膏灰:以石膏粉末调和生漆
血灰:以猪血调和生石膏粉
八宝灰:以宝石粉末调和生漆
此八种漆灰最常见為鹿角灰、瓦灰以及八宝灰。由於生漆具有弹性,有永不磨损的特性,硬度高、附著力强,传音效果好,即便是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目前还没有任何合成漆能取代它的功能。生漆与鹿角灰的组合,為歷来斲琴家所公认為最佳涂料;瓦灰遍地可寻,採用它结合生漆作為涂料,当是考量到生產成本问题,因此民间称為野斲的琴,常见此类。尤其明朝以后瓦灰出现渐多,至清朝更是常见,它的特点是音响容易鬆透,由於漆灰容易脱落,令藏者不爱;至於八宝灰顾名思义,多是王公贵族或是為求琴器的贵重,加入各类宝石灰,此类琴多為宫斲之琴,由於硬度大音质响亮,音效实不如鹿角灰,但由於外表华美,藏家多以文物珍之。漆灰是漆胎,另有表漆,漆色一般所见不外紫、褐、黑、黄、朱五种,坊间所见古琴大多修补多次,不同层次底色夹杂,造成漆色斑驳的外观,主要仍以黑或栗壳色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