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音乐史上的成就是独一无二的、是无人可比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天赋创造出了近现代音乐的语言,并以此为基础构成了西方音乐的基本语言。他的才华在音乐世界中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巴赫的音乐是永恒的。
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诞生在属于图林根州边远小城市爱森纳赫的一个祖祖辈辈以音乐为职业的平民家庭。在200年内,这个家庭先后诞生了数十位音乐家。巴赫的父亲生前是一名优秀的小提琴手,巴赫是8个兄弟姐妹中最年幼的一个。巴赫十岁时,父母相继过世,少年巴赫寄居于哥哥约翰·克里斯朵夫三世家中,一边读书,一边学习管风琴和大提琴,同时还担任着教堂合唱团中的童声女高音。巴赫与其他家庭成员一样接受过严格的音乐训练,但他在音乐方面的潜力直到十七八岁时才展现出来。
宗教音乐在巴赫的音乐创作活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成为上帝忠实的音乐家”是巴赫的心愿。巴赫也达成了自己的心愿: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宗教音乐家。他认为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声音”,赞颂上帝是人类生活的中心内容。他的音乐最初就是从被称作赞美诗的路德圣咏而产生的,通过这些曲调,这个时代最博学的作曲家结合了当时流行的通俗曲调,成为那个时代一种信仰的代言人。
巴赫是以管风琴作为重要的作曲工具的。他的灵感与管风琴宏伟的音响奇妙的相结合。他为管风琴创作的作品仍是这类作品中的佼佼者。在他的一生中,他主要是以技术精湛的管风琴师而闻名,只有亨德尔能与他匹敌。当有人赞美他的演奏时,他总是不以为然地回答:“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只要在适当的时间按下适当的音,乐器自己就会演奏了。”每当教堂里响起宏大的管风琴音乐时,乡村乐师便会说:“这声音不是魔鬼便是巴赫发出的!”
在刻顿的6年可以说是巴赫创作的高峰期,许多重要的代表作品均完成于此。这一时期,为迎合利奥波德亲王对古大提琴和大键琴的偏好,巴赫创作了很多这类器乐曲,其中包括受亲王的表兄、勃兰登堡的路德维希公爵之托完成的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BWV.1046—1051),这部作品堪称是巴赫“刻顿时代”的代表作。
巴赫一生中的最后27年是在莱比锡度过的,在莱比锡任圣多玛教堂合唱指导和教堂附属歌唱学校教师(1723年)。巴赫在担任各种音乐职务的同时,一直孜孜不倦致力于音乐创作,写出大量各种类型的作品。巴赫在此期间创作了5部《受难曲》,其中有3部流传至今——《马太受难曲》(BWV.178)、《约翰受难曲》(BWV.245)以及《路加受难曲》(BWV.246)。1750年7月28日,他在莱比锡逝世。
恩格斯在论述德国农民战争时曾说过:“在历史上德国也曾出过能和他国最优秀的革命人物媲美的人才。……如果是在一个中央集权化了的国家,说不定会创造出多么伟大的成果。在历史上德国农民和平民所怀抱的理想和计划,常常使他们的后代为之惊惧”巴赫就是这样的人才之一。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巴赫还不可能像在他之后法国的狄德罗和博马舍那样,具体塑造出像雅克和费加罗那样的文学典型;也不可能像后来的贝多芬那样,用英雄性的交响乐公开提出斗争的主题。他是按自己的方式去反映德国平民的“理想”,在德国民族处在灾难和分裂的状态中奠立了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石,开创了德国古典音乐的纪元。他以自己的热情精神和人性使巴罗克艺术增添了活力,是巴罗克音乐的顶峰人物,是艺术史上的巨人之一。
巴赫音乐
巴赫是音乐世界无可争议的音乐之王,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他的才情与贡献令后人望尘莫及,为宗教音乐服务奉献一切是他毕生的追求。在他的认知世界里,才华不过是上帝的恩赐,将自己的音乐才华尽献给世人,是自己对神应尽的职责。歌德有段对巴赫音乐的精辟评论:“就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在心中的流动,我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们,内在自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
宗教改革内容是巴洛克时期各种艺术表现的共同特征。由于汲取了法国和意大利的音乐精华,自巴赫、亨德尔之后,欧洲的音乐中心转移到了日耳曼帝国。巴洛克时代的音乐也突破了教会音乐禁欲的色彩,显得更加自由,尤其是通奏低音的技巧形式呈现多样性,由此也导致了乐曲结构上的—些变化,在旋律与低音之间留有空间,以插进即兴的和声。在德国,这一结构体现为复调。而在巴赫的音乐中,复调达到了后人无法企及的巅峰。
巴赫的创作包罗万象,涉及除歌剧外的一切音乐体裁,其中主要是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马太福音书耶稣受难乐》和《b小调崇高弥撒乐》是其代表作。他把描写耶稣的受难和死而复活的圣经传统题材,用来形象地体现受尽折磨和践踏的德国人民这一主题。因此,在《受难乐》中,他自由地采用了世俗的民歌旋律、舞蹈性曲调、标题音乐的技法、音画式的描绘,以及庞大的表演方式——四个独唱声部、两个合唱队、两架管风琴和两个乐队。着意刻画一个普通人在为争取善良和正义的斗争中所经受的考验。表现了他对那还十分模糊的理想世界的信念,以及对德国凄惨现实的深沉反抗。这部《受难乐》在他死后整整一百年时才在门德尔松的指挥下首次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