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尾声中,音乐综合了乐曲中一些主题和动机,用最耀眼的色泽结束这第一幅素描。这一段音乐,在德彪西之前,还没有人把海的令人难以置信的蓝色和绿色,它那闪烁的光芒、律动及其清澈可见的深度,还有它那神秘得令人难忘的淙淙声响及其威力,表现得如此惟妙惟肖!
(二)“浪的嬉戏”
如果把德彪西的三幅素描看作一部篇幅不太大的交响曲的话,那么,这第二幅便是其中的一个辉煌的谐谑曲乐章。在这第二幅素描中,作者集中描绘的是它的自我欢娱——浪的嬉戏。这里,在无数轻快典雅的乐句中,在色彩斑斓的和声对置下,无尽的波涛拍溅和腾越的浪花,以及由后浪推前浪不停顿的冲击,成为乐曲的中心;轻快的舞蹈性旋律与节奏及其谐谑性的笔法,构筑成这一印象主义的音乐画面。在曲式结构方面,这首“谐谑曲”似乎很不稳定,但大体上属于三段体结构,并带有引子和尾声。乐曲开始时,在引子中可以听到长笛和单簧管的对话,然后是英国管和双簧管,这时它的主旋律好像也在弦乐器的颤奏中发展着。
这首乐曲几乎都是由类似的短小动机和不大有规律的节奏型组成的,但这些旋律片断却如此生动而迷人地现出海浪的泡沫和水珠,以及阳光在起伏的海面上映出的闪光。在乐曲的第一大段中先由小提琴奏出的基本主题也是这样。
这一主题稍经反复,在木管乐器上立即现出一系列闪烁的伴奏音型,乐曲中段的新主题便由英国管富有表情地奏出。
这中段主题在其继续展示的过程中,一度被引子主题的闯入所打断,然后它又以原来的形貌重现在大提琴声部上。而当引子主题进一步聚积力量到达一个小高潮时,突然乐队的锐力全都消退,音乐转入第三段(第一段的反复),但这时主题移到木管乐器上。最后一小段尾声由个别主题的一些动机构成,尽情嬉戏的海浪终于困倦地平息下去了。
(三)“风与海的对话”
这是整套作品中最具画面性的一幅,也是标题内容最完美的音乐体现,原先的标题曾取名为“风使海起舞”。在这里,音乐所展示的无垠的空间以及风的悲鸣和浪的狂啸,听者绝不会产生误解。这幅素描的结构接近于回旋曲,乐曲从引子开始,以密接和应作为结束。
在引子中,从低音弦乐器的深处发出一阵阵预示暴风雨临近的威胁性音响,开始了风和海的这一场惊心动魄的对话。接着便是第一幅素描的引子中那个非常刺耳的基本主题的重现——这次仍由小号奏出,只是改用扩展的大调音列,此外,还有第一幅素描第二段主题的动机也在这里助威。这段引子就是这样用第一幅素描的一些主题以沟通和统一全曲的。音乐的进行突然中止,只听见定音鼓与弦乐器的几声强奏,“回旋曲”的基本主题便在木管乐器中呈现了。
这个主题先后出现三次,成为整个乐曲的重心,它的音响宏伟,但又有点凄厉,仿佛是德彪西想象中的海妖思乡的呼唤从远处传来,也有人认为好像是突然遭到暴风雨袭击的海船失事求援的呼喊。这个基本主题的强有力的特点在它的发展中显得尤为突出。至于它第二和第三次重现时,主题则带有半音下行的强烈趋势,它的最后一次陈述,在弦乐器丰富的音型背景上由管乐器奏出时,变得格外辉煌灿烂。作为基本主题反复陈述之间的一种穿插,首先是第一幅素描的引子主题和第二段主题的一个动机,这主题在乐队的低声部反复出现,十分强烈有力。其次,法国号主题的一段穿插,则来自第一幅素描光辉夺目的尾声。
还有另外一处穿插,依然借用第一幅素描中的引子主题,但这一次它先后在短号、长笛与双簧管、以及小提琴上出现,并一度同乐曲基本主题的一个动机结合在一起。后来,当基本主题的第三次陈述掀起了全曲的最高潮之后,音乐直接转入尾声。在这里,起主导作用的还是第一幅素描的引子主题,它像一种“固定观念”在这里构筑起类似“密接和应”的进行;最后,乐曲用奇特的没有解决的和声结束海的这一永无休止的故事,效果极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