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年,当他的《第一交响曲》因格拉祖诺夫指挥失误而上演失败,使作者感到极度失望,他的创作一度陷入低潮,若干年间没有写出一部完整的大型作品。他在世时,这部交响曲也一直没有再上演。到了1945年,作品根据乐队的分谱恢复了全貌,大家立刻认识到他后两部交响曲其实倒是等而次之的。整整两年,拉赫玛尼诺夫极度沮丧,失败的屈辱使他感到当一名作曲家的理想已成泡影,他蜷缩起来,舔着自己的伤口。他的朋友们为他逐日加剧的失望和压抑而深感不安,劝他去找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尼古莱·戴尔医生。在医生的关心治疗下拉赫玛尼诺夫终于从忧虑和绝望的重压下解脱了出来。作曲家把病愈后完成的第二钢琴协奏曲题献给了医生,表示他衷心的谢意。
1906年,拉赫玛尼诺夫演出获得成功的五年后他离开莫斯科到德累斯顿,在那个城市安详而宁静的气氛中他创作了另一部交响曲和交响诗《死岛》(The lsle of the Dead),1908年他听从别人的劝说回到莫斯科,可是作为一个国际钢琴演奏家,繁忙的生活只允许他在莫斯科作短暂停留。拉赫玛尼诺夫成了世界上最优秀的钢琴演奏家之一,他技艺超群,而且对舒曼、李斯特和肖邦的作品有极其深刻的理解;他还举办自己钢琴作品的音乐会,场场都博得热烈的喝彩。俄国革命后,他定居美国,不时去欧洲举办音乐会。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创作的灵感逐渐枯竭,但他一直没有停止演奏,高超的技艺仍使听众如痴如醉。1943年3月28日他在贝弗利逝世,逝世前几周,他还举办了一场音乐会。
拉赫玛尼诺夫早年创作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在1917年作了修改,主题材料经过处理变得复杂多了,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仍保留了青春的朝气。虽然这部作品要比后来的协奏曲激烈,但并不乏迷人的缓慢的旋律。而这些旋律正是作者风格上成熟的证明。作品的钢琴部分说明作曲家与李斯特、肖邦一样,对钢琴的表现力有一种本能的把握。作品的弱点在最后一个乐章,快速乐段简直吵吵嚷嚷乱成一团,而整个乐章有特点的却是一个沉思的慢旋律。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就没有这个瑕疵,这部作品进行的主题对比引人入胜,而且形成了一种交响性的紧张感。和前一部作品一样,占主导地位的仍是较慢、较长的旋律,但第一乐章的两个主题形成了紧张感,因而主题旋律虽长而不令人腻烦,而且熠熠闪光的独奏为音乐增添了光彩,全曲的效果是热烈欢快的。终曲的第二主题固然比较柔弱,但第一主题却非常热情奔放,所以抒情性的第二主题在整个乐章框架中的位置是完全合乎逻辑的。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气魄更加雄伟,作曲家下的功夫也更深。在钢琴协奏曲曲目中,这部作品和布拉姆斯的协奏曲的难度是最大的。1909年在纽约首演时,没有取得拉赫玛尼诺夫预期的成功。但几个月后,由古斯塔夫·马勒指挥,他亲自演奏,这部协奏曲马上放射出辉煌的光芒。人们普遍认为它是在形式上最有新意的作品之一,音乐除了具有作曲家特有的吸引力极强的旋律之外,在配器上也进一步显示出了作曲家深刻的表现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四钢琴协奏曲相对而言令人有些失望,这首曲子很少演奏。
拉赫玛尼诺夫的最后一个杰作是为钢琴与乐队写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更准确地说,这是一组变奏曲。无伴奏小提琴独奏曲《随想曲》中的这个主题,勃拉姆斯和李斯特曾经采用过,也吸引过拉赫玛尼诺夫以后的许多作曲家,但处理得最成功的也许要算拉赫玛尼诺夫。二十四组变奏跨度之宽可以说是鬼斧神工般地穷尽了钢琴演奏的全部技巧,所以主题的变化很丰富,有时竟很难捕捉。然而一般的听众也顾不上去把握主题,因为音乐的旋律和精彩的钢琴独奏已经使他们大饱耳福。这部作品还证明了拉赫玛尼诺夫是与勃拉姆斯和埃尔加比肩而立的变奏曲大师。
在本世纪中期反浪漫主义的潮流中,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曲很不合批评家的口味。d小调第一交响曲的重新发现,他的交响曲也恢复了地位。第一交响曲被看作是鲍罗丁和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天然的延续,但又不乏个性的独特力量。比起后两部交响曲,曲调更加雄壮,主题更为严峻,而且处理手法极为严格。如果1897年的首演没有弄槽的话,拉赫玛尼诺夫也许会按照这部作品开始的路线发展成为一个交响曲作曲家,可是实际上十年后当他又回到这一形式上来时,他很自然显得烦躁不安,而没有表现出第二钢琴协奏曲那种成熟的、优美的旋律性风格。e小调第二交响曲听起来悠扬悦耳,这多亏它那丰富而令人难忘的旋律,但是它缺乏任何引人入胜的交响冲突,比如,谐谑曲是以一个健康明朗的主题开始的,倘若加以发展,便成一段佳作,但是随后却引出一段旋律冲动的小提琴演奏,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相形之下,第一交响曲的谐谑曲就比较连贯。a小调第三交响曲(1936)的三个乐章由一个前导主题联系,比第二交响曲精细简洁,但缺乏创作冲动。第一乐章表明作曲家仍然喜欢运用奏鸣曲式。虽然全曲只有三乐章,柔板乐章中的谐谑曲仍严守传统的格式。
拉赫玛尼诺夫力图在音乐中表现一个忠实诚挚的普通人的思想感情,竭力探求让所有的人都易于理解的方式,从这一方面着眼,他可以说是柴科夫斯基的直接继承者。他的音乐时常具有幻想和悲剧性的哀伤等因素,时常留下一种内心悲剧的不可磨灭的痕迹,这样深刻的抒情性和戏剧性也是使他的作品接近于柴科夫斯基的地方。所不同者,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内容更加狭窄,往往局限于抒发个人内在的精神体验,但表现得十分动人而富有诗意。他的音乐除了着重体现悲剧的因素之外,有时也以磅礴的力量讴歌幸福、赞颂祖国大自然风貌,精心刻画出一些令人心旷神怡的安谧、宁静的形象。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充满了美妙的旋律,在他的同时代人当中,他是一位天才的旋律作家;他的旋律写作同俄罗斯民歌中的悠缓歌曲保有密切的联系。他的作品还以和声语言和复调手法之丰富见长。所有这些,都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具有如此感人的力量所在。
《第二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是个传统主义者,他的目光盯着浪漫主义的过去,他是柴科夫斯基的继承人(虽然他生活在二十世纪)。他的音乐中有大量充满感情的旋律,具有丰富的抒情意味,戏剧性的高潮和五光十色的音响。作为他那个时代的大钢琴演奏家之一,他以极高的鉴赏力轻而易举地为他所选择的乐器写作。他以后期浪漫主义风格创作了几部脍炙人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