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老艺人演唱的“四平腔”已经在此基础上,有了较多的变化。有的仍在板上起唱,叫做老顶板,有的可在头眼或中眼上起唱,这样可闪板躲字,使人听清唱词。老顶板的唱法是:
这个唱段的基本轮廓还是《凤阳歌》,但是旋律有了更多的变化,加了较繁复的花腔。近几十年来,吕剧其它的常用曲调也都有很多发展,如“二板”的节奏很活泼,有一板一眼的“二板”,还有一板的“流水”。“娃娃腔”很轻松愉快,曲牌除《凤阳歌》以外,还有《铺地锦》、《银纽丝》、《叠断桥》、《太平年》、《打枣竿》、《罗江怨》等多种,有些是民间长期流传的曲调。这些唱腔和曲牌构成了流畅而优美的吕剧音乐,其演出的剧目内容仍是群众熟悉的民间故事。群众中有“听到吕戏声儿,推开棉花车儿”的说法。又说它是“拴老婆橛子”,意思是有些剧目,妇女百听不厌,戏不唱完,不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