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手风琴先是每个人轮流三秒左右的音乐,主题可以是自己拉过的某个曲子片段,比如BACH平均率,Tango, Gyoergy Ligeti等古典或现代,有调或无调,和谐或不和谐,快的慢的等,这些通过每个不同演奏者衔接起来的效果神奇无比,妙趣横生!突然,从“远处”传来大提琴,中提琴与手风琴的对话,你一句,我一言,“三个人”先是礼貌的你问我答,其间情绪有莫名其妙的冷淡,自顾自的闲聊,狂热的追问……最后,手风琴跟大提琴“礼貌的争吵”了起来。接着,看F一个手势,我们全体起立轰然行动,开始“干坏事”---我们像一个个顽劣的调皮鬼,背着乐器,跑到在中间大厅,对着观看我们表演的听众面前,猛烈地发强音、怪音来“哄吓”他们,并不时奏出各种音效,打算把他们都“撵”到最外面的演奏厅去听音乐会——这些听众一个个拿着酒杯,看着我们的表演,大都会心的微笑,有的小孩子看到我们这样表演,傻笑得更厉害了……
待所有听众都聚到音乐厅时,音乐会正式开始。
作为第一个独奏,我开始演奏Toshio Hosokawa的现代作品《Melodia》, 接下来的节目有来自美国的Illya Filshtinskiy演奏的William Bolcom《Serpents Kiss,Rag Fantasy》的爵士钢琴曲,欧阳芳演奏Luciano Berio《模进十三》,陆明演奏Jukka Tiensu的《Fantango》,来自加拿大的Eldon Ng演奏的拉威尔《水妖》以及来自拉脱维亚的Arta Arnicane演奏Judith Weir的《I’ve turn the page》。
在每个节目之前都穿插了一个即兴,独奏或四人重奏。我参加了一个四台手风琴即兴的重奏,我们在开始前几分钟商量好我们四人围成圈坐,主题随机。演奏开始后,先用风箱模仿秋风,娓娓落叶,之后是雷电,最后渐渐回到原点。演奏结束后,教授鼓励我们说:“弄得不错” 。
另外一场是Moser教授与另外三个手风琴的即兴,这个更加倾向于“试验音乐”。大家围坐在那台三角钢琴旁,把它作为了一个回音的物体。比如踩下连音踏板,然后拉强音,或对着钢琴琴弦大吼---之后就会听到一阵回音,还有敲击钢琴的木琴身,或用手拨动里面的弦--这个即兴最后就成了一场抱着手风琴,却去“折磨”钢琴的即兴。有时两个人都想到了吼,吼出来的声音就有点搞笑,有点出戏了,观众也跟着笑。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后结束前,手风琴与倍大,大提琴,中提琴的四个老师的即兴重奏最精彩。在中提琴拉出一段缓慢的古典旋律后,四个乐器开始用现代音乐的技法,相互简短的音乐对话,发展了一分钟后,四个人一个接一个的先后幽默“退场”,最后只留下了最左面的大提琴,用可怜的祈祷眼神望着之前离开的每一个人,最后看到所有人都走了,于是极快的拉了段BACH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一首的Allemande的开头几个巴音,也“闪”了,留下默然的观众---不晓得算不算完了,直到台后突然传出一阵笑声---他们已经在庆贺拥抱了……观众也跟着笑了。
全体谢幕的时候,观众长时间地鼓掌。之前说今天的音乐会全都是“可怕”的现代音乐,恐怕没有人愿意来听,可现在看来,现代音乐通过与美术作品展览的形式,用即兴或非即兴的方式阐释给了到场的每个人,让听众看得到,听的到,并能同时参与互动,感受以及享受在其中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那么,自由即兴需要哪一些“元素”呢?法国著名现代手风琴演奏家Pascal Contet在2006年5月中旬来德国汉诺威音乐与戏剧学院讲学时,以自己多年丰富的自由即兴演奏经验(如给无声电影现场配乐),曾应邀为他的恩师Moser教授以及所有手风琴学生做了一次关于手 风琴自由即兴的讲座。Pascal Contet认为,即兴演奏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