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转眼过去856年,到了清初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时,清代著名诗人孔尚任(号岸堂、东塘,1648年—1718年),才在北京的集市上偶然发现小忽雷。因所带纹银不足,遂脱下衣服典当,凑足银两方得。孔尚任是孔子六十四代孙,著有戏曲剧本《桃花扇》流传于世。孔氏获小忽雷后,历时三载为其作了一番考证,并与当时著名作家顾彩合作编成一部传奇剧《小忽雷传奇》。孔尚任对当时的琵琶名家樊祾(关东人)大为称颂,他在《小忽雷传奇》卷首写道:“郓城樊花坡(即樊祾),弹琵琶得神解。偶示以小忽雷,入手抚弄,如逢故物。自制商调《梧桐雨》、《霜砧》二曲,碎拨零挑,触人秋思。”清初诗人查嗣(王票)《孔东塘座上听关东客弹小忽雷》中写道:“凉州索响偏骄,忽坠游丝转绿腰。破柱惊雷呼客醒,满堂风雨正萧萧”。描写樊祾弹奏技巧和小忽雷艺术魅力的诗词,还有田雯的《小忽雷歌》等。孔尚任自己也作有五绝两首,分别刻在小忽雷的两个象牙琴轸上。下轸首咏为:“古塞春风远,空营夜月高。将军多少恨,须是问檀槽。”上轸次咏为:“中丞唐女部,手底旧双弦。内府歌筵罢,凄凉九百年。”?
据清代文人桂馥(字未谷)的《晚学集》记述,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孔尚任去世后,其子携琴入都,遗于道左,为王斗南得之。王氏在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之前,又将小忽雷赠与孔泗源。后又由嘉兴的伊汤安处转至桂林的亲缘继昌所藏。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继昌将小忽雷赠与山东诸城名士刘燕庭,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刘氏嫁女,小忽雷又作为嫁妆,归华阳的卓海帆所有。宣统二年(1910年),安徽贵池学者刘世珩(1863年—1926年),由北京的卓家购得此琴后,将其斋名为“小忽雷阁”,邀请近代文学家林纾(1852年—1924年)作《枕雷图记》,他自己也作有《小忽雷传奇跋》。刘世珩去世后,族人刘子鹤自称与其有债务,将小忽雷拐骗到手,转售英商。后又为浙江湖州南浔名收藏家刘晦之所有。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文物部门才从刘氏老人处,收购到这件流传民间千余年的古代乐器小忽雷,调拨给故宫博物院收藏。这件稀世珍品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忽雷在元代,又称胡琴、二弦,是蒙古族于马上弹奏的乐器。在《文献通考》一书中,把它列入琵琶类,称作“忽雷琵琶”。桂馥《晚学集》中说道:孔东塘有客樊祾能弹小忽雷,长于弹奏《秋宫》、《秋塞》两曲,樊氏言:“忽雷本马上乐,又名二弦琵琶,调多不传,今但知黄钟变调耳。”可惜的是,忽雷的曲谱早已失传了。?
到了清末民初,民间制作小忽雷渐多。据刘世珩孙刘重光先生回忆,“早年曾交匠人仿造小忽雷两只,琴上均镌有‘仿制’两字,以便识别。”20世纪30年代,上海著名的民族音乐团体大同乐会,为了提倡和发展民族音乐事业,在会长郑觐文的倡导下,制作了我国古今各类乐器。由缪金林、罗松良等技艺高超者直接参与设计制作,其中就有一件小忽雷,形制与唐制忽雷有显著不同,共鸣箱呈扁圆形,其上蒙以蟒皮,琴杆修长,琴首为方柱形,平顶,不加饰,张三弦,外观与三弦有些相像。这支小忽雷曾参加了当时乐会组织的乐队合奏。遗憾的是,这支小忽雷因战火之乱未能流传到今天。但这种形制的忽雷至今仍在江浙一带流传,用香红木制作,用于江南丝竹等器乐演奏。并载入了《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小忽雷两件,通体用老红木制成,琴身全长分别为57厘米和65厘米,腹宽分别为15厘米和17厘米,共鸣箱正面蒙以蟒皮,琴首雕刻龙头,轸顶镶有骨饰,张两条丝弦。制作精美,工艺考究。这两件小忽雷,曾分别由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和程砚秋先生珍藏。其中前者为清代制品。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