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制古朴,由共鸣箱、岳山、弦轴、琴柱、琴弦和琴弓等部分构成(图)。共鸣箱即为琴身,呈卧式半圆形中空体,它由面板和底板胶合而成。面板为半圆的拱形,用桐木制作,多使用当地所产的泡桐木,将一整段原木从中破为两半,以半边原木掏空内腔,雕凿成半管状的圆槽,凸面刨光成为半圆形的琴面,面板厚0.7厘米~1厘米。底面平直,多使用松木、杉木薄板制作,板厚0.5厘米~0.8厘米,底板上开有一个圆形小孔和一个弯月形大孔,两孔相对。面板和底板胶合后,两端通透,不设音窗。琴箱长60厘米~70厘米、底宽16厘米~17厘米、中高7厘米~9.5厘米。在距琴面两端5.5厘米~8厘米处,分别设有岳山(弦枕)支弦,岳山用硬木制作,呈半圆形条状,底部与面板相接,岳山高1.3厘米~1.5厘米、底宽1.4厘米~1.6厘米。在琴首与岳山之间,等距竖向排列七个弦轴,弦轴使用柚木等质地较硬、纹理细密的木材制成,当地多用壮语称作“肥外”的木料制作,轴体为圆锥形,轴柄多呈球状。琴尾的岳山外侧,开有七个圆形弦孔,供琴弦穿过而用。琴柱也称琴马,用壮语称作“卜柚”的木料制作,也可用李子木、核桃木或牛角制作,外形呈秦汉古币状或人字形,柱的上端开有小孔,琴弦穿过其孔并支弦于琴面上,七个琴柱在面板中部斜向排列。张七条琴弦,最早使用棕丝或马尾搓成,后用羊的肠衣弦,现在使用丝弦或钢丝弦。琴弦一端缠于弦轴上,另一端穿过弦孔,缚弦于弦孔内侧的小木棍上,或弦头在孔内侧打结,也有直接在琴尾岳山上钻孔系弦的。琴弓用竹片或细竹作弓杆,系以马尾为弓毛,弓杆长50厘米。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支壮族琤尼。共鸣箱木制,琴面凸起呈半圆形,系用半边泡桐原木挖凿而成,底板松木制,上面只开有一个圆形大孔,琴箱长60.5厘米、底宽16.5厘米、中高7厘米,两端敞口、通透。岳山木制,半圆形条状,宽1.5厘米、高1.3厘米,分别设于距首、尾两端5.5厘米~6厘米处。琴首一端竖置七个弦轴,等距排列成一行,轴体用荔枝木制成,呈圆锥形,轴柄为椭圆形球状。琴尾岳山外侧,开有七个弦孔。琴面上置有七个琴柱,呈斜形排列于面板中部,琴柱也用荔枝木制作,为扁平的片状,轮廓呈人字形,柱高7.2厘米、两脚宽3.4厘米,距顶端1厘米处,开有穿弦、支弦小孔。张七条丝弦,均用二弦。琴弓为竹片作杆,拴以黑色马尾,弓长52厘米。通体髹以三色油漆,在琴面中央绘有一个菱形图案纹饰,其上写有草书“和平”二字。此琴来自广西壮乡,为60年代初期制品,工艺较为精细,装饰富有壮族特色。1963年广西音协将其赠予音乐研究所,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演奏时,可以坐奏或立奏,也可边走边奏。将琴斜横于胸前,琴首斜向左上方,左手持琴,拇指插入底板的小圆孔中,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插入弯月形孔中,右手执琴弓,在琴柱至琴尾岳山弦段拉奏、磨擦琴弦发音。坐奏时,也可将琴箱斜置于左腿上。也可用手指或拨片弹拨琴弦发音。琤尼的七条琴弦,按五声音阶定弦,一弦定一音,通常定弦为:g、a、c1、d1、e1、g1、a1和d1、e1、g1、a1、b1、d2、e2或d1、e1、g1、a1、c2、d2、e2。演奏时完全用空弦拉奏,换弦换音,音域较窄,只有九度。因琴箱面板较厚,发音微弱,但音色较为柔和清晰,有如姑娘之轻柔吟唱,音量较小。演奏中,随时要根据音高的变化,左手转动琴身以配合右手的运弓,偶尔亦有拨弹。所演奏的曲调较为简单,节奏平稳,多用级进音程,以相邻或相近弦间的二至四度为多,大跳旋律较少。但因持琴姿势所限,左手未能解放,不能按弦或揉弦,只靠空弦演奏,故演奏技巧不复杂,音色也单一。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民歌伴奏。在劳动之余或农闲时节,人们常拉起琤尼独奏自娱。每逢民族节日、婚嫁喜庆或贵客临门,也常与其它乐器一起合奏助兴。夏秋季节的夜晚,人们聚集在院坝上乘凉,一边拉奏尼,一边唱起民间歌谣。壮族未婚青年男女,曾用琤尼与土琵琶合奏,倾诉衷肠、表达内心的爱慕之情。相传民间有七十二板(曲牌),大都已经失传,尚存的十余首乐曲,也均无曲名。著名的民间琤尼艺人有韦连登、韦龙尤和韦卜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