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乐器种类>民族弦鸣乐器>

根卡(2)

来源:yueqiziyuan.com  作者:乐器资源网  时间:2014-05-11  

  
  1958年,北京乐器研究所姚文林所长,在传统根卡的基础上,改革制成高音根卡(图)。全长67厘米,琴箱、琴杆均采用色木制作,琴箱用16块木板条拼接胶粘后车旋而成。缩短了琴杆,增加了指板,琴箱前口改蒙蟒皮为面,并在琴箱内腔近后口处设置内皮膜,两皮膜间置有音柱,以增加共鸣,使音量显著增大。张三条钢丝弦,用小提琴弓在弦外拉奏。由于琴座改为弯月形,可左右转动,利于将琴置于腿上以坐姿演奏,它保持着传统根卡的民族风格和音色特点,音响洪亮、音色清柔动听,更富有浓厚的高原韵味。
  
  50年代中期,西藏歌舞团陈大林、张祥生等音乐家,先将传统根卡用于乐队演出,后于1963年和1965年先后两次改革根卡,制作出高音、中音根卡,并广泛地用于音乐演出中。他们的高音根卡,全长77厘米。琴箱呈横置的小坛,琴箱前口蒙以蟒皮,面径12.6厘米,往后渐大,坛底最大处直径16.5厘米,坛底为木制底板,中央开锥形音孔,外径5.2厘米。琴杆设有乌木指板,板长35.2厘米。琴头置三轴,张三条小提琴弦,琴弓用小提琴弓。琴箱下设木制弯月形底座,用金属杆与琴箱相连。置琴于左腿上坐奏,音色清亮优美,可奏多种双弦和音。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有一间改革乐器陈列室,在玻璃橱窗里,并列着两支高音根卡。其中一支琴箱呈坛形,箱长13.5厘米,箱壁用色木板条拼粘而成,坛底也用色木制作,箱前口蒙蟒皮为面,面径12厘米,坛底最大处直径17.2厘米,底板中央开有一个圆形出音孔,孔径5.6厘米,改革者在琴箱内腔近出音孔处,设置横断面内皮膜,将内腔分为前、后两腔,前腔的箱壁两侧,各开有由五个小孔组成的花朵状音窗,两皮膜间支有音柱,蟒皮的振动通过音柱传导到内皮膜上引起共振而增强音量。琴头、琴杆用一整块色木制成,长67厘米。琴头为圆柱形,顶端呈葫芦状,下开长方形弦槽,两侧置三个弦轴。弦轴花梨木制,轴长13厘米,轴顶亦为葫芦形。琴杆为半圆形柱状体,前平后圆,上窄下宽,其上粘有红木按弦指板。皮面中央置木制桥形琴马,马高2.5厘米。张三条钢丝弦。琴底设木制缚弦和弯月形木制可调琴座。此琴为1958年北京乐器研究所改革之高音根卡,选料考究,制作精良。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另一支高音根卡,则为西藏歌舞团改革之作。
  
  演奏时,采用坐姿,将根卡竖立于左胸前,琴底的弯月形琴座置于左腿上,左手扶持琴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均可用于按弦,右手执小提琴弓于弦外拉奏,演奏中琴体转动较小,主要靠右手运弓调整马尾擦弦角度。根卡按五度关系定弦,高音根卡常定弦为:d1、a1、e2,音域d1—e3。中音根卡常定弦为:g、d1、a1,音域g—a2。高音根卡音色清脆明亮,中音根卡音色柔和浑厚。演奏技巧丰富,右手有长弓、跳弓、顿弓、碎弓、拨弦等,左手可奏双音、和弦、泛音、颤音、揉音等,凡一般拉弦乐器的弓、指法和换把等,都可用于根卡之上。可以独奏、重奏、合奏或为古典歌舞“囊玛”、民间歌舞“堆谐”和藏戏“堆嘎”伴奏,擅长演奏藏族或各民族曲调,富有浓郁的高原风味。较著名的乐曲有:《阿妈勒火》、《仲巴囊松》和《啥林林萨拉拉》等。
  
  〔低音根卡〕
  
  藏族弓拉弦鸣乐器。20世纪50年代在传统根卡的基础上,改革制成的系列乐器之一,已用于西藏自治区专业音乐演出团体中。
  
  继1958年改革制成高音根卡后,姚文林在保持根卡造型风格的基础上,将规格尺寸放大并改革共鸣箱的结构设计,又研制成功皮面和木面两种低音根卡。
  
  皮面低音根卡,共鸣箱与高音根卡相同,所异之处是在前口皮膜的里面装置了一个皮膜控制器,可以减轻或消除噪音和调整音色;在琴马与皮膜之间垫有圆形桐木薄板,以扩大琴马压力面积和增加皮膜弹性,防止气候潮湿时皮膜发软塌陷;在系弦板与皮膜之间塞以圆木球一枚,可加强皮膜的弹性;在共鸣腔四周和后音窗周围分别开4个~6个花朵形出音孔,以开放音量,减少闷音。木面低音根卡,共鸣箱前口蒙以梧桐木或白松木薄板,板面呈拱形,中央略厚,四周较薄,为使其易于振动发音,在板里四周开有环形凹槽。低音根卡全长150厘米、琴头长24厘米、琴杆长60厘米、琴箱长26厘米、最大外径46厘米、前口直径34厘米、后出音孔直径22厘米,张四条琴弦。

相关文章 推荐

大家都在看

瓦格洛

瓦格洛

瓦格洛,是佤族吹口气鸣乐器。佤语又称蔚格利、著。汉族称小独笛。广泛流 行于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澜沧等佤族聚居地区。 管身竹制,外观与汉族的牧童笛相似(图)。制作时多就地取材,故规格尺寸很不一致, 一般管身全...

民族气鸣乐器 182 阅读

外国弦乐器《低音提琴》简介

外国弦乐器《低音提琴》简介

外国弦乐器《低音提琴》简介...

乐器种类专题 79 阅读

乌孜别克热瓦普

乌孜别克热瓦普

乌孜别克热瓦普,是乌孜别克族、维吾尔族弹拨弦鸣乐器。又称新型热瓦普、改革热瓦普。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尤以乌鲁木齐、喀什、伊宁等城市最为盛行。 能歌善舞的乌孜别克族人民,居住于新疆城市经商,在长期的...

民族弦鸣乐器 155 阅读

中国民族拨弦乐器《阮》简介

中国民族拨弦乐器《阮》简介

中国民族拨弦乐器《阮》简介...

乐器种类专题 177 阅读

鹿笛

鹿笛

鹿笛,是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族唇振气鸣乐器。又称鹿哨、?笛、鹿?两用笛。鄂 伦 春语称乌力安,又称呼鹿。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 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布特哈旗和黑龙江省...

民族气鸣乐器 130 阅读

中国古代乐器《毛员鼓》

中国古代乐器《毛员鼓》

毛员鼓是一种双面拍打的腰鼓,其演奏方法与和鼓大致相同,但鼓身比和鼓略短。唐乐中多见龟兹乐使用。 在永陵石刻中,毛员鼓伎身体微侧,右手扬起较低,拇指斜放掌心,仿佛是用指尖拍打。其头向左倾,又似乎是在随着...

乐器种类专题 61 阅读

波晓呼

波晓呼

波晓呼,布依族吹口气鸣乐器。布依语波为吹,晓呼为两支管,意即两支吹管。故又称双箫或双笛。流行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三都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等地。 为形制、音高、音色相同的两支箫管。管身竹制,采...

民族气鸣乐器 161 阅读

印度竹笛bansuri简介

印度竹笛bansuri简介

印度的竹笛是印度非常传统乐器。历史悠久,出生在印度西部山区的牧牛神(krishna)他被认为是竹笛之王,他自己的笛子名叫bansuri。 印度竹笛不同于中国竹笛,印度的竹笛一根笛子就一根竹节,竹壁很薄,印度笛都是用...

乐器种类专题 286 阅读

蒙古族四胡

蒙古族四胡

蒙古族地区流行的四胡(图),形制和汉族地区的四胡相同,常使用红木、紫檀木制作,琴筒多呈八方形,蒙以蟒皮或牛皮为面,弦轴和轴孔无锥度,利用弦的张力紧压轴孔以固定,有的还在琴杆、琴筒上镶嵌螺钿花纹为饰,细竹系...

民族弦鸣乐器 282 阅读

筚相

筚相

筚相,布朗族单簧气鸣乐器。相传傣族的筚传入布朗族,布朗族称傣族为相,故此,筚相 意为傣族的筚。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景洪,思茅地区澜沧、 墨江,临沧地区耿马、双江、永德、云县等地。 布朗族是云...

民族气鸣乐器 130 阅读

巴松

巴松

巴松,低音区音色阴沉庄严,中音区音色柔和甘美而饱满,高音富于戏剧性,适于表现严肃迟钝的感情,也适于表现诙谐情趣和塑造丑角形象。本调为C调,音域都是大字一组降B-小字一组降B(三个八度)。 简介 大管(巴松)Bassoon 巴...

西洋木管乐器 2364 阅读

双排弦箜篌

双排弦箜篌

双排弦箜篌,是我国新型弹拨弦鸣乐器。在箜篌流传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一直沿袭着传入时的结构和外貌,但这种现象,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被改变了。乐器制作家韩其华在箜篌领域中首先创制成功双排弦箜篌,不仅使箜篌的...

民族弦鸣乐器 218 阅读

中国古代乐器《大型建鼓》

中国古代乐器《大型建鼓》

中国古代乐器《大型建鼓》...

乐器种类专题 117 阅读

单簧管

单簧管

单簧管,又称黑管或克拉管(意大利语为Clarinetto,法语为Clarinette,德语为Klarinette),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

西洋木管乐器 1701 阅读

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箫》简介

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箫》简介

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箫》简介...

乐器种类专题 15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