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在遥远的古代,哈萨克族有一位聪颖美丽的姑娘,要找一个有才能的小伙子作终身的伴侣,谁能让大树说出话来她就嫁给谁。有个小伙子早就爱上了这姑娘,他在姑娘的毡房外冥思苦想。到了傍晚,小伙子肚子饿得直叫,他杀了一头羊,随手把羊肠子挂在树枝上,架起篝火烤肉充饥。草原晴空万里,月亮从东方升起,夜风吹拂而过,他在皎洁的月光陪伴下,背靠大树,进入了梦乡。宁静的月夜,一阵悦耳的声音唤醒了小伙子,原来是热风吹干了挂在树枝上的羊肠,发出了美妙的音响。大自然的启示使小伙子恍然大悟,他砍倒大树,用它做成了东布拉的琴身,将羊肠搓成琴弦拴在两头,他弹起用大树做的东布拉,向姑娘倾诉爱慕之情,委婉而深情的乐声打动了姑娘的心,她也随着东布拉奏出的优美旋律,唱起甜蜜的歌。从此,他俩结成终身伴侣,东布拉也在草原上广泛流传。?
哈萨克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早在公元3世纪,东布拉就已在哈萨克族民间流传了,并很快成为人们喜闻乐弹的乐器。直到今天,从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的壁画《吹笛和弹东布拉的伎乐人》(118洞)中,仍能看到它在古代演奏时的风貌。在辽阔富饶的牧场上或是在毡房里,到处都可以听到东布拉的琴声。在哈萨克族,人人都喜爱自己的民族乐器,会弹东布拉的人比比皆是,不懂东布拉的人很难找到,有些家庭,甚至老少都能弹奏几曲。
在旧社会,东布拉的命运像哈萨克人民的命运一样苦难。可汗(统治者)和伯克(贵族阶级)害怕牧民弹起东布拉、唱出他们灾难深重的生活和争取自由解放的歌声,曾下令把草原上的东布拉都灌满铅水,结果适得其反,东布拉并未因此而销声匿迹,哈萨克人民的东布拉歌声越唱越响亮了。人们用东布拉弹唱诅咒歌,宣泄内心的无比仇恨,表示对可汗、伯克和牧主的反抗精神;也用东布拉弹唱赞美歌,抒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歌颂自己民族的英雄。
草原上曾经有一位优秀的东布拉手,名叫加木布勒,他是一个游唱艺人,身背东布拉走遍了天山南北,串遍了茫茫草原。他弹着东布拉唱过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在一个遥远的草原上,住着一个孤苦伶仃的牧童。一天,牧童被部落的敌人抓去,他们凶残地折磨孩子,妄想从他嘴里得到一些东西,酷刑丝毫也没有动摇牧童的意志,他始终坚强不屈。一天牧童偷偷地跳上马背,对马轻声唱道:“马儿呀!马儿,咬断绊马绳,快快载起主人,助我死里逃生。”马儿便立即咬断拴在腿上的绳索,飞起四蹄,朝着草原深处奔驰而去,远远地抛下了追赶的敌人,把牧童安全地载回阿吾勒(哈萨克人聚居之地)。在哈萨克族群众中,人们十分敬重那些技艺高超的东布拉手,尊称他们为阿肯。他们可以一边弹奏东布拉一边放声歌唱,并能见景生情、随感而发,边编边唱,胜似泉涌。哈萨克族有句谚语:“阿肯是世界上的夜莺,东布拉手是人间的走马(行稳、性驯、宜于乘骑的贵重之马)。”可见阿肯在哈萨克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了。但在旧社会,少数民族文化根本得不到重视,许多优秀的乐曲没有保留下来。由于没有专业的乐器工人,乐器制作技术也长期停滞不前,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东布拉一直由木工或制马鞍者兼造,整个琴体还是用一整块木头一斧一刀地挖成,琴弦只是用经过简单加工的羊肠。在哈萨克族牧民中,至今仍能找到这种制作简陋的东布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