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肯东布拉是哈萨克族古老的弹弦乐器,它的型式较为古朴,哈萨克人对乐器的每个部件都有独特的称谓,常以人体器官或常见物品命名。它由面板(哈萨克族称脸,下同)、背板(身)、琴杆(脖子)、琴头(耳朵位)、弦轴(耳朵)、马子、缚弦(肚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图)。全长90厘米。琴体除面板外,是用一整块红柳木或松木挖削而成。民间选材很有讲究,红柳木要用远离河湖的,松木要用长在山上的,树木选好后需剥掉树皮,使之成为枯立木,三年后再砍伐,这样的木材以后不会朽、不易裂。制作时先用弯斧将一段原木砍出琴体雏形,再用弯刀将琴背、琴杆、琴头等部位修削平整光洁,音箱的背板厚0.5厘米。面板多使用松木制作,以白松或天山云杉为佳。以前哈萨克族不使用手锯和刨子等木工工具,面板也用斧砍刀削而成,面板木材纹理需与琴弦平行,即呈上下垂直状,板厚0.3厘米,为防止琴弦张力使其弯曲变形,多在面板背面横向置一松木音梁(腰带)。将面板用木钉钉在琴腹四周即成共鸣箱。共鸣箱呈扁瓢形,面宽15厘米,上部渐窄、与琴杆相连,底部为圆底。琴头扁平、无饰,较琴杆稍宽。两个弦轴木制、圆柱形,分上下横置或竖置于琴头之上。木制山口(脖子马子)。光滑的琴杆表面即为按弦的指板,其上缠有8道羊肠弦音品(键盘),可移动品位调节音高。面板中央支有木制琴马,马子上方的面板上开有数个小音孔。张两条羊肠弦,上端缠于弦轴上,通过山口和马子,下端系于缚弦上。哈萨克人都能自制羊肠弦,先将羊肠浸于盐水中,后捞出刮净肠内杂物,再将羊肠捻细、成线、绷紧、晾干即成。20世纪50年代,这种传统的阿肯东布拉经过不断的改进,增大了共鸣箱,面宽18厘米,琴杆上增嵌了标记音位的小圆片(扣子),弦品也由羊肠改为丝弦品,并增至14个,改数个小音孔为一个圆形大音孔,琴身也有平底、圆底和凸底之分,增大了音量、扩大了音域。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阿肯东布拉多件,它们大多是50年代经过改进后的制品。其中一件为松木制,全长92厘米。共鸣箱呈扁瓢形、平底。白松面板、面宽18厘米,上部开有一个圆形音孔。琴头扁平、无饰,其上竖置两轴。琴杆细而长,上缠14道丝弦音品。面板上置木制桥形马。张两条丝弦。共鸣箱的四周嵌有黑、白相间的木线饰缘,并在音孔周围、琴的底部和面板上方弹弦部位嵌以黑色木制护板。此琴做工细致、表面光洁、施以清漆,外观美丽。已被载入大型乐器画册《中国乐器图鉴》中。
演奏阿肯东布拉,将琴体斜置于怀中,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在面板上部弹拨琴弦。左手按弦时,多用食指和拇指,其次是中指和无名指,小指很少使用。右手主要用中指和拇指拨弦或执拨片弹奏,其余三指少用。四或五度定弦:d、g或c、g。音域c—d2或d—d2,两个八度。音色明亮、柔和。左手技巧有按、滑、泛音及和音等,右手技巧有弹、挑、扫、拂、连奏、拨奏和轮奏等。一般以外弦奏旋律,内弦作和弦衬托,有时也相反,还经常用内外弦同时弹奏旋律。
阿肯东布拉是哈萨克族自娱性乐器,可以独奏和伴奏,是阿肯弹唱时使用的伴奏乐器,这种演奏形式一直流传至今。乐曲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如描写古代神话、民间故事、赞颂骏马或歌颂家乡的大自然美景等,从多方面反映出哈萨克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据不完全统计,民间流传的东布拉乐曲多达200余首,其中以马为题材的乐曲最多,有《老白马》、《奔跑的海溜马》、《黑耳朵马》、《紫鬃的走马》、《枣骝马》、《黄膘马》和《骏马》等;描写狩猎生活的有《瘸腿的熊》;歌颂美丽山河的有《戈壁滩的流水》、《湖上的波浪》和《再见阿勒泰》等;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有《骄傲的姑娘》;充满生活气息的有《百灵鸟》、《夜莺》和《山羊》等;还有在乐曲中模拟狗叫的《青白色的雄狗》、模拟小鸟拍翅欲飞的《深沉》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传统乐曲改编的东布拉独奏曲有《开始曲》、《赛马曲》和《大茵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