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腿琴的来历,民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在黔东南的一个侗族山寨里,住着穷、富两家人。富人依仗财势经常放狗去咬穷人,穷人也不示弱,奋起反抗将狗打死,从此两家仇恨日深。一次,穷人养的牛见主人被欺,冲上相助,富人见势不妙,也放出自己的牛来。此后,人与人打,牛同牛斗,闹得整个山寨不得安宁。有个神仙下凡来调解,送给每人一支芦笙,让他们吹着走乡串寨,忘记争斗。而牛却不听召唤,越斗越凶。神仙担心牛的角斗再挑起人的旧仇,气急之下便把两头牛的后腿给砍断了。两牛再也无法争斗,矛盾虽然得到解决,可穷人却永远失去了耕牛,他伤心地抱着牛腿痛哭不已。待牛腿腐烂了,他就做了一个木头的牛腿,仍抱着它一边抚摸,一边诉说自己的苦衷。于是,后来就逐渐形成了在民间流传的牛腿琴和牛腿琴歌。
传统的牛腿琴(图),琴体用一整段木料制成。民间多为自制自用,不仅使用的材料有别,琴的规格尺寸也大小不同,尚无统一标准,一般全长50厘米~85厘米,多使用当地所产杉木、桐木、松木、椿木、杨木或杂木制作,以选用纹理顺直、无疤节的杉木为佳。共鸣箱系在半边原木一端挖凿出长瓢形腹腔,其上蒙以桐木薄板为面,琴背呈船底形,琴箱长22厘米~36厘米、宽8厘米~12厘米、厚5厘米~6厘米,面板中部右侧(或左侧)开有一个圆形出音孔,可插入音柱。琴头方柱形,平顶无饰,长7厘米~12厘米、宽4厘米~6厘米,弦槽后开,两侧各设一个硬木弦轴(左上右下)或两轴同设右侧,琴头正面下方开有两个弦孔以穿弦。琴颈前平后圆、上窄下宽,长22厘米~38厘米,上与琴头相接,下与琴箱相连并浑为一体,正面用于按弦,不设指板和品位。在面板下方2/3处置竹或木制桥形琴马,下端设有牛皮缚弦用以系弦。张两条琴弦,最初用细棕绳,后改为丝弦,现多用钢丝弦。琴弓用细竹为弓杆,两端系以棕丝或马尾而成,弓长55厘米~65厘米。此外,还有一种小巧玲珑的小牛腿琴,琴体全长只有18厘米~20厘米,流行于贵州省榕江县乐里一带。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珍藏着两支牛腿琴,琴体都用一整块杉木制成,琴形完全相同,全长分别为49厘米和52厘米。共鸣箱呈长瓢形,蒙桐木面板。其中一支琴箱长22厘米、最宽处8.2厘米、最厚处5厘米,面板中部右侧开一圆形音孔,直径1厘米。琴头方柱形,平顶无饰,弦槽后开,左右两侧各设一轴。弦轴硬木制,圆锥形,轴长10厘米,轴柄刻有直条瓣纹。琴颈窄而长,前平后圆,上窄下宽,下部与琴箱接为一体。面板中间置竹制桥形琴马。张两条丝弦,琴弦由琴头正面弦孔穿出,下端系于皮制缚弦上。细竹系以马尾为弓。此琴通体髹以兰色油漆,制于1958年,出自贵州黎平民间艺人之手,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演奏时,可采用坐姿或立姿。坐姿多使用稍大的牛腿琴,将琴箱下端夹于两膝之间,琴面朝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弓在弦外拉奏;立姿多使用稍小的牛腿琴,将琴的尾端顶在左肩与左胸之间,琴面朝上,左手托持琴颈,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弦,右手执弓在弦上拉奏。这种奏法在我国各族民间拉弦乐器中极为少见,它和演奏小提琴的姿势有些相似。牛腿琴还可边走边奏。它的定弦因地域和用途不同而有异,多以五度关系定弦,也可按四度、小三度音程定弦,一般常定弦为:g、d1、c1、g1;d1、a1;d1、g1或e1、g1。只用一个把位演奏,音域只有一个八度。牛腿琴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它使用棕丝弓毛摩擦棕绳弦,所以它的发音纤柔而略带嘶声,音色柔细,音量较小,并能与人声、歌声十分密切地结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方风格。演奏时常在音孔中插入一根直径稍细的圆木钉作为音柱,通过推进、拉出或旋转木钉,可以调节琴的音量和音色。经常同时用双弦奏出五度和音。牛腿琴主要用于各种体裁的侗歌和侗戏伴奏,也可独奏或合奏,还常常自拉自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