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精神,还有一个“简”字,这指的是我们文化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法论。西方文化是科学主义文化,讲的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具体的、复杂的认识,用的主要是分析的方法。我们认识世界相对来说是整体的、综合的方法,看起来是简单的,实际上是寓繁于简。比如《易经》里显示的哲学,就体现了这个“简”字;我们的汉语构成,相对就是简洁的。我们的艺术,如书法、绘画,音乐也是寓繁于简。这种方法论与我们文化精神中的其他两点其实是互相关联的——唯有简化,才易于掌握,才更实用;唯有易于理解和掌握,才能普及推广,从而有利于社会平衡与和谐。广东音乐是一种标题音乐,结构上以简驭繁。旋律优美而不复杂。乐曲结构多为短小单一的小品,很少有大型套曲。对不同的演奏场合和演奏需要有着很强的适应性。正暗合了孔子在《易·系传》里所说的:“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这一点,无疑也是它能广泛传播,普及行远的重要原因。
有益的启示
广东音乐作为产生于珠江三角洲的一个文艺品种,之所以能够突破地域的局限,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迅速走红全国,而且长盛不衰,原因有三点:一、具有杂交文化的鲜明特色,在民族音乐百花园中别具一格。二、始终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体现了中华文化恒定的基本精神。三、不固步自封,从思想观念到表现手段都紧跟时代潮流,博采众长,勇于创新。
如果作更深一层思考,那么,广东音乐现象还启示我们: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俗语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不同地域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和人文气质的差异,就形成了性质不同、形态各异的地域文化。应该说,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各种地域文化,都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既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也是中华文化在不同地域的具体体现。它们与岭南文化和广东音乐一样,都以其独特的内容和方式为中华文化的丰富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要用新的标准、新的眼光看待地域文化,舍弃单一的、静止的文化意识,运用发展的眼光与多样的观点,全面审视和充分认识地域文化的个性和价值。还要营造氛围,让各地域文化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只有当这一点实现之后,地域文化的个性与活力才能充分显示出来,才有利于我们充分整合和调动各地域文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
演讲人:刘斯奋
注:本讲稿在准备的过程中,得到了广东当代文艺研究所的大力协助,其中有关广东音乐发展历史的部分,参考采用了黎田、黄家齐著《粤乐》以及其他一些研究成果,特此说明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