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大的俄罗斯巴扬学派在每个不同时期都产生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演奏家,整个五、六十年代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卡萨可夫(1955年波兰华沙国际民间乐器比赛金奖),别里耶夫(电巴扬演奏家),贝斯法米诺夫(基辅音乐学院教授、祖宾斯基的老师),格尔金(1958年作为第一位前苏联选手参加CIA世界杯国际比赛获第3名,1966年克林根塔尔国际比赛第一名),米申科(1962年CIA国际比赛第3名),普雷特杰夫(1966年克林根塔尔国际比赛第2名),同时也出现了乌拉尔巴扬三重奏等世界一流水平的重奏组。
在这些演奏家中,我个人偏爱米申科的演奏,相信这个名字对大家还很陌生。他生于1937年,1964年毕业于莫斯科格涅辛音乐学院研究生班,师从柴金大师。1963年他首演了柴金“音乐会组曲”,毕业之后他开始从事国内外一系列音乐会活动,当时演奏的曲目有:巴哈“a小调管风琴前奏与赋格”、莫扎特“F大调奏鸣曲K332”、肖邦“升C小调练习曲”、李斯特“匈亚利狂想曲第11号”、“梅菲斯托圆舞曲”、巴拉基列夫“伊斯拉美”,以及贝多芬、海顿、柴科夫斯基、鲁宾斯坦等大师的作品。让我不可思议的是在他的曲目单里发现了巴拉基列夫的“伊斯拉美”,这可是一首技巧艰难绝伦,令人眼花缭乱的钢琴曲,我时常听俄罗斯钢琴大师普雷特涅夫和现在最走红的郎郎演奏这首曲子的CD,绝没有想到米申科居然在那个年代就已经用巴扬演奏它。
大家也许不知道,在前苏联第一位演奏佐拉塔约夫“帕蒂塔第一号”的人并非里普斯,而是米申科。1970年10月28日,他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厅的独奏音乐会上,演奏了佐拉塔约夫的“帕蒂塔第一号”,(这首作品也是作曲家专门题献给米申科的),“儿童组曲第1、2号”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音乐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78年,我收藏到一盘米申科巴扬独奏专辑录音带,曲目包括柴科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及一些俄罗斯民歌改编曲等十几首小品,至今我已听了无数遍,每次都为大师的高超技术以及艺术表现力所深深感动,尤其是当他演奏一些优美、抒情的乐段时,常常听得心房颤动、热泪盈眶。米申科那富于音乐内涵和艺术魅力的演奏,以及他极具个性的风格,是年青一代演奏家身上所不具备的。
因此我认为:我们在向国外当今演奏家学习的同时,确实也不应当忽略对老一代演奏家艺术成果的分析、学习、研究与借鉴,这样有利于开拓我们的音乐视野,丰富我们的学习内容,对提高我国手风琴的艺术水平是十分有益的。很难想象一个专业学习钢琴的人不了解柯尔托、吉泽金、施纳贝尔、费舍尔,或者一个专业学习声乐的人从来没有听说过卡鲁苏、吉里、莫那柯、卡拉斯、莉莉庞斯。希望这个问题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高:实际上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一个学习巴扬的人连一点历史方面的知识都不具备的话,这是不可想象的,借此机会也想请您介绍一些老一代巴扬教育家的情况。
张:虽然我们没有必要要求每一位学习巴扬的年青学生都成为研究巴扬历史的专家,但一些历史知识的掌握却是必备的。记得在2002年天津国际手风琴比赛期间,一位很有才气、获得很高名次的学生曾经问过我一个十分可笑的问题:“张老师,胡果·赫尔曼是谁呀?”令我哭笑不得。
俄罗斯的巴扬艺术能够发展到今天如此高的水平,与老一代教育家的辛勤努力是密切相关的。这些伟大的名字包括:吉列斯、柴金、哥罗绍夫、里佐、莫托夫、苏尔可夫、克鲁布可夫、格沃鲁申科、达维多夫、耶果洛夫、贝斯法米诺夫等。大家也许感到奇怪:柴金不是作曲家吗,怎么列到了教育家的名单中?在这里,我可以告诉大家:柴金不但是位作曲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曾于1951年至1964年期间,在莫斯科格涅辛音乐学院任教,培养了卡萨可夫、米申科、别里耶夫、苏尔可夫、普雷特杰夫、费德塞约夫、申德列夫等一大批优秀人材,因此柴金在前苏联巴扬手风琴界拥有崇高的地位。
我想很多人并不知道里普斯、斯卡里亚洛夫、沃斯特里洛夫三位演奏风格截然不同的艺术家,他们的老师居然出自一个人——克鲁布可夫,这位杰出的教育家1953年毕业于莫斯科格涅辛音乐学院,师从于哥罗绍夫,并成为该院1948年巴扬专业建立后的第一批学生之一。他培养的这三位学生后来都成为了大师级的艺术家,实在很了不起!另外他的学生中也包括了像格沃鲁申科这样优秀的杰出教育家,也正是这位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巴扬教授,又教出了沙洛夫、迪米特耶夫、库兹涅佐夫(1974年CIA比赛第1名)、鲁巴特切涅夫(1971年C1A比赛第2名)、A·苏尔可夫(1978年C1A比赛第3名)。
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在前苏联时期,莫斯科格涅辛音乐学院,基辅音乐学院,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罗斯托夫音乐学院等高等学府所建立的巴扬手风琴专业,对培养巴扬手风琴高级演奏人材和提高巴扬的艺术水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