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第一段影片插曲旋律主题的出现给听众送去的是亲切、恬静、温馨的联想空间,这段在音色、力度陡然变化中, 。这里火车效果的出现运用了抖风箱技法塑造了“火车效果”。随后“敌军形象”、“铁道游击队”形象的连贯出现,在情绪上瞬间与前段形成强烈反差,构成了矛盾冲突的舞台戏剧效果 。把音乐称为“心情的艺术”的黑格尔指出,音乐能把情感纳入一定的声音关系中,使之合拍中节,成为音乐的内容也成为有节律感的艺术形式,这在于运动变化着的声音与内在生命的律动和动荡变化的情感“有远近程度不同的相对应的关系,所以掌握和处理得很妥贴的声音关系(乐调)就给在精神中原已存在的确定的内容提供生动的表现。”【5】。
第二章 手风琴演奏中的心理活动与音乐表现的关系
(一) 感觉与知觉在手风琴演奏中的具体分析
(1) 手风琴演奏着对音乐结构中的诸因素的感知
在音乐作品中,情感表现始终居于主要地位。有人说,表达情感的特性并不是音乐所独有的,在其他艺术中同样可以表达感情。诚然,所有一切艺术都是人们在客观现实中产生的,都是反映现实的手段,它们表现了一切人类的社会活动,表达了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表达了人类的思想感情。但在表现手段范围和表达功能上,它们各有特点,各有差异。文学可以通过语言使人得到明确的概念;美术可以通过视觉上的把握,得到具体的形象,它们的客体占主导地位,而感情表现只是间接的。音乐则是通过听觉感受到音响整体从运动方面而不是从感官可以把握的一切方面向我们展示现实的客体,它只着眼于其中的某些方面。音乐通过音乐作品向我们揭示的不是具体现实的直接的、单义的、个别的现象,而是作者对这些现象总的反应,是现实在作曲家心理中的折射。因此,在音乐中,感情的表现,比起在其它能直接表现人、客体及其在现实中发生的相互关系的艺术中,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音乐何以表达情感呢?首先,我们知道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示,是在运动中完成,并且具有速度、力度、旋律、调性、色彩等特点。这些因素构成了音响感知的材料。而音乐表达的情感也是在时间中发展和变化的,在力度和色彩上也具有丰富的运动性过程。从这一点上讲,可以说是它们二者能够协调的关键。卓菲亚.丽莎说:“感情永远是由属于客观现实世界的某种东西所唤起的,是人对这个世界的心理反应的表现。音乐在反应感情的过程变化、波动时,必须同时对与唤起这些感情的一切因素结合在一起”(卓菲亚.丽莎《论音乐的特殊性》第39页)音乐所表现感情的过程,在与人的感情因素相结合时,引起了欣赏者心理上的反应,从而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从音乐的反映方式上,我们看到音乐不长于表现某一具体的客体,而只能表现思想感情的范畴,表现人的心理感受,假如不在标题和文字的帮助下,人们是不会准确地领会音乐的具体含义。
音乐和其他艺术的区别在于音乐是以声音作为其物质材料的,是通过声音的运动(高低、长短、色彩、强弱)构成抽象的形象。它不擅长于表达具体的概念和实在的客体,而侧重于情感的表现。音乐通过音响对欣赏者听觉的刺激,唤起对作曲家所创造的形象的把握。它把欣赏者带进为音的世界所构筑的典型意境和典型情绪中来,从而搅动起欣赏者情感的波澜,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人获得情感体验。音乐作品对人产生作用,是通过旋律、和声、节拍、节奏、调式、音色、动力性以及织体等等手段,而这其中音的高低、长短、强弱、色彩则是音乐中极为重要的四个要素,是音乐赖以发展和表现的条件,离开音的四个要素,音乐就无法生存。音的高低构成了音的空间感,给人一种上升和下降的感觉,直觉上形成了一种消长的势态。音的长短构成了时值的对比,形成了节奏变化。不同音区的长音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处在高音区的长音给人一种紧张感,显得躁动不安,处在中音区的长音给人一种安适感,显得优美、抒情,处在低音区的长音则给人一种笨重、忧伤感,显得浑浊、哀怨。时值短促的音则给人一种轻快、跳跃的感受。不同时值的长短组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奏型,它们各自表达着不同的情绪。音的强弱形成了力度的对比,强力度可以是气吞山河、惊天动地,弱力度可以是轻歌低吟,幽雅飘逸。音色的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音自身的色彩变化,如高低音的色彩变化、和弦的色彩变化。二是发音体之间的色彩变化,人声和弦乐、木管乐和铜管乐等等。所有这些,构成了音乐运动中必需的表现手段。音乐的这些要素通过旋律、和声、调式等一系列创作手段的组合运用,构成了变化万千、复杂纷纭的不同表现情境。音乐具有揭示深刻的内涵、动人心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