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全曲总体结构是在套曲基础上的单章化,也就是说,全曲的创作构思和音乐发展的内在逻辑都是以维系整部奏鸣曲的整体性为出发点的,因而从整体上形成了整个套曲的单章化,是一种由套曲组合原则与单章组合原则相结合的边缘曲式。
从各乐章的曲式结构上看,第一乐章在曲式结构上并没有突出独立性,是全曲三个乐章中最特殊的一部分。虽然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引子——主题及变奏-—结束段,但却不同于传统的三段体,三部分之间在材料上并没有追求对比,反而在风格上具有统一性——三个部分都带有很强的即兴色彩。此乐章突出展现了自古以来巴斯克民族所传承的不屈不挠的性格。第一乐章中出现的核心音调是整个奏鸣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材料,简单的两小节旋律,在第二、三乐章均以不同性格面貌再现过多次,这一方面体现了奏鸣曲的整体性,另一方面体现了作者材料运用方面的非凡才华。
第二乐章的结构为变奏曲式,其变奏手法为固定旋律变奏。主题旋律十分哀婉、凄美,其性格与第一乐章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乐章的曲式结构相对独立,它是一首省略了展开部的节略奏鸣曲式。在情绪极其热烈的引子过后,出现了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急促的富有巴斯克民间风情的舞蹈旋律,后面出现的副部主题旋律则像是巴斯克人唱出的高亢、嘹亮的歌声。因此,第三乐章的呈示部与再现部并不墨守古典奏鸣曲式的套路——主部与副部在情绪上的鲜明对比——而追求主部与副部相互之间追逐,以此来渲染热烈气氛,呈现出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整部奏鸣(套)曲在此乐章推向了最高潮。作曲家用这种写作手法将音乐作品的内容与结构形式完美结合起来。
(二)和声及复调技法
全曲从和声技法上来看,以继承传统和锐意创新,力求兼收并蓄的创作思想为最突出的特点。作者在奏鸣曲中既运用了传统的和声技法,也大量使用了复合功能和声、平行和声、以及非三度叠置和声等多种现代和声方法。
1.复合功能的和声方法
在第一与第三乐章中,多次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和弦叠置的情形,在第一乐章的引子部分,以bB为主音的大三和弦和以F为主音的小三和弦纵向叠置而成; 第三乐章的第7、8、9、10小节低音的复合和弦则更为复杂,它实际是由E大调、B大调和#C大调的主三和弦纵向叠置而成的。这种复合和弦的运用成功营造了一种节日般的热烈、喧闹的气氛。(谱例四)
2.平行进行的和声方法
平行和声是以一个固定的结构模式而随着旋律的走向作声部的平行进行,形成多个横向独立的旋律层,所以又称为“和弦旋律”。现代巴扬自由低音手风琴作曲家最常用的和声手法莫过于平行进行的和声手法,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巴扬自由低音手风琴非常便于演奏平行和声。在这首第二奏鸣曲中,由于内容表现的需要,多处出现了这种和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