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琴,是彝、哈尼、布依、苗、侗、白、畲、汉等族弹拨弦鸣乐器。因其形圆似月、声如琴,而得月琴之名。彝语称作巴布、班匹、和巴。苗族称弹琴。汉族称四弦、弦子、蛙琴。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巍山、墨江、新平及四川凉山、贵州威宁、广西隆林、湖南通道和广大汉族地区。
在贵州省北盘江畔流传着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很早以前,布依族村寨里有一位聪明美丽的姑娘名叫妹绿,唱得一口好歌,远近都很闻名,浪哨(恋爱)时她和一位年轻勇敢的猎手勒木相爱,双方父母正在为儿女操办婚事之际,不料被寨主得知,顿生歹心,非要强占妹绿。勒木和妹绿被逼无奈,携带砍刀、火种和弓箭逃进深山老林。他们每天射猎、采野果、挖野菜,还开荒、种庄稼。生活安定,过得自由而愉快。一天晚上,忽然来了一只大狐狸,眼睛亮得像两盏灯,勒木正准备用箭射猎时,狐狸却逃走了。小夫妻俩顺着狐狸奔跑的方向追寻,没找到狐狸,却发现在幽静的悬崖旁,有一个明镜般的水池,水面映出皎洁的明月。悬崖上有四股清流,并排倾泻而下,直抵池底,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咚声,令人如痴如醉。妹绿和勒木赞叹不已,留连忘返。他们想:要是按照池中的月亮和清流的样式做个琴,不就会把美妙的乐声再现嘛!勒木不但是好猎手,还是一位能工巧匠,他很快就照月亮的样式做成了一把琴,妹绿剪下几绺长发作为琴弦,一经弹奏,果然叮咚作响、优美动听。他们又按照池水涟漪的波浪,在琴上绘出了水纹作为装饰,使这支琴既好听又美观,并给琴起名叫“月琴”。此后,每天晚上,勒木弹奏月琴,伴着妹绿唱歌,歌唱他们的爱情和自由。久而久之,布依族青年听到琴声,都来仿效学习,月琴便传遍了布依族的村村寨寨。直到今天,布依族的后生都喜欢怀抱月琴,弹奏浪哨乐曲,到姑娘们的寨子里去约会。
月琴起源于阮。早在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年—前87年),我国已经创造发明了阮,但当时这种以“弹”和“挑”为主要演奏手法的乐器,都笼统地称为琵琶。据东汉傅玄《琵琶赋》序所载,阮是当时乐工参照琴、筝、筑、卧箜篌等乐器创制而成。是:“中虚外实,天地象也;盘圆柄直,阴阳叙也;柱十有二,配律吕也;四弦。”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可知,当时的阮长三尺五寸。汉时称秦琵琶,它通过“丝绸之路”向西域传播,在甘肃麦积山石窟浮雕和敦煌北魏壁画上,均能见到它的造型。东晋(公元317年—420年)“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善弹这种乐器。在三国(吴)青釉瓷仓陶塑上有其图像,在南京西善桥南朝墓砖刻画和江苏丹阳南齐墓砖刻画中,都能见到阮咸演奏的图像。唐武则天时(684年—701年)称其为阮咸。《旧唐书·音乐志》:“阮咸,亦秦琵琶也,而项长过于今制,列十有三柱。武太后时,蜀人蒯朗于古墓中得之,晋《竹林七贤图》所弹与此类,因谓之阮咸。咸,晋世实以善琵琶知音律称。”月琴是由阮演变而来的。北宋陈旸《乐书》(卷一四一)载:“月琴,形圆项长,上按四弦十三品柱,象琴之徽,转轸应律,晋阮咸造也。”当时月琴的形制与阮相近,后来逐渐变化。到了清代,月琴就与阮完全不同了,琴杆缩短为琴颈,演变为现代的式样。大约30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之际,月琴已开始在我国西南彝族地区流行。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文昌宫桥墩壁画上的彝族踏歌图中,就绘有弹奏月琴的舞蹈者形象。该画绘于17世纪,它反映了古代彝族人民丰富多彩的音乐生活。远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云南就已有彝族先民的足迹,巍山是汉代彝族先民聚居地区之一,当时称为邪龙,也是唐代彝族先民乌蛮建立的南诏国都。20世纪30年代,上海民族音乐社团大同乐会,曾制作我国古今各民族乐器143件,其中就有一件月琴,共鸣箱呈扁八角琴,琴头饰以如意造型,形制颇为古雅、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