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介绍看,虞山琴派所传曲目大多渊源有绪,惟尚存和阳春、秋江夜泊、苍梧怨、洞庭秋思、炎凉操、平沙落雁诸曲未见来由。其实和阳春一曲,徐青山在《大还阁琴谱》中已说得明明白白:“按是曲,陈星源向未传于虞山,所以松弦馆中不载,余少时独闻于吾里施石間槃,……予忝居邻曲,朝夕领其教益,间以谓川之指法,参石間槃之识赏……”。其他曲目当不外乎此。
如上分析.不难发现虞山琴派的琴曲渊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浙派徐门止传。主要足徐梦吉、陈爱桐、除星源传谱。
2、京师名家沈音的创作曲目。
3、宫中琴谱。特别是《藏春坞琴谱》《玉梧琴谱》,从内容和体系来看《松弦馆琴谱》、《大还阁琴谱》与此两谱渊源比浙派徐门要更深一些.
4、而虞山派之所以会被后人誉为古音正宗,主要是严天池和虞山琴人创作了一大批体现其审美情趣的“序曲”.以及吸收了与之“气味相同”的京师名家沈音的大曲创作。严天池自述“以沈之长,辅琴川之遗。”正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虞山琴家师承之渊源。
从现存资料来看.可考名家最早当推浙派“徐门正传”创始人徐天民的第三代徐梦吉。因其长期在常熟讲学,培养了一大批琴人。从而为常熟虞山琴派的集结而成准备了条件。
之后,常熟山现了另一位古琴名家陈爱桐。他是徐晓山的再传弟于,其弟于中著名的有陈星源(陈爱桐之于)、张渭川。
另外一位直接对虞山琴派创立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是京师名家,浙人沈音(字太韶)(《松弦馆琴谱》)。
作为虞山派创始人之一的严天池,则师承于陈星源、沈音。传说中他还曾向民间琴家徐亦仙学过琴。(《借月山房汇钞·柳南随笔》)。另一代创始人徐青山则师承于陈星源、张渭川、施石間磐(《大还阁琴谱》)。
据《松弦馆琴谱》、《大还阁琴谱》、《藏春阁琴谱》记载,大致可称严天池、徐青山师友的有:赵应良(字孟辰、号云所)、沈汝愚(字君厚、号若庵)、戈庄乐、陆太徵(号九来)、薛志学以及太监郝宁、王定安.
另据《琴学心声谐谱》所载,庄臻凤之师虞山白云先生也处同一时则,大约与严天池、徐青山同时。
第三、虞山琴派风格的渊源及特色所在。
不同地区的人民生活习惯和方言的不同,而各有其不同的民间音乐,它们那种浓郁的地方色彩为琴曲风格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虞山琴派的琴曲风格也离不开这样的渊源。应该说,虞山琴曲风格首先源于江南的“吴声”。早在唐代初年,吴声就以其雍容恢宏的气派赢得知音者的欣赏。当时,著名琴师赵耶利润过吴、局两地音乐风格的对比,评述了其不同特色。认为:“吴声洁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燥急,若急浪奔雷,亦一时之俊快。”(朱长文《琴史》)。这里用“清婉”来概括吴声的基本特色;
他又山“长江广流”作比喻,形象地描摹了其内在的气质,更以“绵延徐逝’的描绘,加强了形象的动态感觉,给人以无限的遐思冥想,末了再次作出评价,说它有“国士之风”。
诚然,唐人所谓的“清婉”与虞山派的“清”也许不尽相同,但两者都是对音质、音调的赞美,应是毫无疑义的、赵耶利所说的“绵延徐逝”与徐青山“游思飘渺”、“悠悠不己”显然有其共通之处。赵师所说的“国士”与徐师所说的“高人韵士”也难说有什么原则上的区别。止走江南水乡的高人韵士,以吴声为基调,不断谱写出各个时代的新篇章。
其次,虞山琴派风格又来源于浙派。综观明代琴坛,重视器乐表现力的浙派非常流行,浙派最大的成就是创作了一人批成为后世广为流传的优秀曲目,郭楚望、毛敏仲等人创作的《潇湘水云》、《渔歌》、《禹会涂山》、《樵歌》、《庄周梦蝶》、《山居吟》、《佩兰》、《列子御风》,在《松弦馆琴谱》、《大还阁琴谱》都直接加以收录。而且,浙派琴家通过景色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内心感受的创作方法,直接影响到虞山琴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