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独奏曲《查尔达斯》的序奏部分,其节奏特点就是寓旋律于和声节奏为一体而展开的。和声功能连接是以Ⅰ—Ⅵ—Ⅱ7—Ⅴ7—Ⅴ9—Ⅴ7—Ⅰ这样一个强有力的序列,第一、二小节使用了从四分音符到二分音符这样较长时值的和声进行,使和声的功能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第三小节V7和弦后,紧接上行的分解和弦式旋律进行,导入属九和弦的介入,将音乐推向了更为尖锐的效果。可以看出,这一乐句的发展,其节奏特点就是以和声进行的强烈倾向为动力的。因此,演奏这一乐句时对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处理,就必须以最大限度表现这种倾向性为基点。具体来说,对第一、二小节三个连续标有“>”记号的和弦连接,具有极强的扩张感,因而要确定为慢而稳的演奏速度。每个和弦的演奏,在强音头后,都要在力度与时值上给予充分保持,造成一种庄严、宽广的气氛。第四小节,是乐句中最具戏剧性的部分,属七和弦直接下跳到低音a,给人一种仿佛从山顶突然跌入山谷的感觉。而从低音a到低音b的进行,则充满了一种语言节奏的特点,好像在喧泄,又好像在倾诉。有了这样的分析,就很容易找到良好的节奏感觉。有利于音乐表现。
(5)力度
一些手风琴演奏者的演奏,缺乏表现力,感染力的重要原因是不能准确把握乐曲的力度变化、对比、层次。力度是音乐表现中的声音强弱问题。力度的变化必须服从于一定的规律。渐强时,音响逐渐移近,增强。反之,音响逐渐离开、减弱。无论哪一种力度的变化,除非是特殊处理外,一般地说都不会在乐句的开端。最好是在小节的弱拍上开始。如果不注意这点,就会把渐强变成突强。手风琴演奏中的力度主要靠是靠风箱的运用。手风琴是簧片乐器,发音的原理是以风箱的运动产生气压,使气流震动发声响。演奏中的音量、音色、力度、句法甚至于手风琴的音乐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箱的运用。手风琴演奏中力度的表现,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还与音乐的内容、演奏者的乐感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要准确自如地表现音乐中的力度变化,不仅要有坚实的力度调控技巧,还必须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凭借良好的乐感来进行细致的处理,更好的表音乐的内涵。
(6)速度
音乐是声音的过程,它是通过时间来体现的。速度的控制,依靠的是对节奏的把握。为了更完美地展示(靠演奏来体现)音乐作品的形象,准确地表达乐曲的思想感情与内容,就需要在作品的音响展现过程中(无论从纵的方面或横的方面)形成有组织、有起伏而又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具体地说,在音乐作品纵横交织的运动中,表现在音色、力度、速度、节奏四个方面的起伏与变化,构成了音乐作品演奏中的纵横层次。正是由于音乐是流动的时间艺术,音乐作品的音响是依靠听觉来感受,所以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过程来表现,因此在演奏中速度与节奏起着主要的支架作用。没有速度的变化(哪怕只是细微的变化)的艺术处理是不可能打动人的。在手风琴演奏过程中,速度节奏的变化往往最能体现出演奏者的个性以及他对作品的理解水平,同时也是艺术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的作曲家把速度节奏变化的记号写入乐谱加以提示,而有的作曲家却没有写,这就需要演奏者加以具体分析,即使作曲家对速度节奏加以提示,它也不可能告诉我们何处究竟快多少,慢多少,从何时快,何时慢? 所有的速度节奏的变化的术语,诸如ritardando,accelerando,menomosso,piumesso,ritenuto,rallentando,allargando,rubato,stringendo,stretto……等,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在不偏离乐曲某一段落的基本速度的条件下进行变化,这样才能保持作品的原意,并且要注意速度节奏变化的术语在音乐表演过程中运动的方向性。如:accelerando本身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情绪的逐渐振奋,而另一含义是奔向目标。Menomosso或piumosso的主要作用是乐思的发展过程中的细微转换。Ritardando除了逐步减速的要求外,还有“句号”前的准备或导入主题的内容,同时还要注意到这些速度节奏变化的术语是和特定的历史风格相互联系的。甚至这些速度节奏的变化和乐曲结构的划分,和声的运动,旋律的动向也紧密相连。只有当演奏者对上述诸方面进行分析以后,才可能在演奏中找到可靠的依据,通过对作品的潜在的感觉及有意识地分析而做到恰如其分的速度节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