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手风琴专业教学发展,不能局限于手风琴本身,要利用好学校这个平台,站在更高的层面来看手风琴教学,请更多的同行与交叉学科参与手风琴教学。如作曲老师、声乐老师、其它专业老师、甚至文学、外语、历史等学科专家。汲取如管乐、声乐的呼吸,弦乐的弓法,民乐的韵味,舞蹈的肢体语言等教学方法,提升文化层次以及艺术鉴赏力。“我们需要引进各种手风琴教学思路,融合全国不同的教育方法,接受各种先进的教育体系,殊途同归,博采众长”。⑧
“如何根据大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将知识和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高校教师必须关注问题”。⑨更是高校手风琴老师关注的问题。因高校手风琴专业上课大都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式,首先要积极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提高艺术鉴赏力,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修正教学理念,要树立发展的、多难度的、整体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在专业教学的发展方面,无论是纵向的多元化,还是横向的多层次,各院校各领域相互帮助,资源共享,就各层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运用、大纲建立与学科意识、创作理念、理论研究、艺术实践以及教学研究能力、专业责任感等课题保持定期不定期的交流研讨。
“当今优秀的世界音乐的特点是民族性与时代性,地方性与全球性统一的音乐,是全球化、多元化音乐格局中重新组合,创作的音乐,是超越了传统具有现代性的音乐”。手风琴正是一种能融合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欣赏层次的乐器。一方面能充分展现巴洛克、古典、浪漫等各时代外国音乐的深厚底蕴。另一方面将根植入中国悠久的文化土壤之中,深入人民大众之中,与通俗音乐、现代音乐等集艺术风格与商业价值于一身,表现全面。
让手风琴这件“舶来品”通过正规的高校专业教育,再真正融入中国民间,用它作为一个裁体,来演奏中国作品,宏扬中国优秀文化。著名作曲家鲍元恺先生说“让中国听众通过自己熟悉的旋律了解西方音乐形式,同时,也让西方听众通过自己熟悉的音乐形式了解中国音乐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