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风琴怎样成为一个时代的音乐物态象征
汪义晓,熊承敏
(此文已由中文核心期刊《黄钟》2012年第2期刊出)
摘 要:由于西洋乐器手风琴携带方便、节奏鲜明、音色多样、和声丰富、伴奏灵活,成为中国革命时代进行宣传鼓动工作的有力工具。它从东北和上海两个源头进入中国,尤其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一边倒”时期,伴随苏俄文化大举侵淫大陆各地。在从抗日战争起到文化大革命的各个阶段,都留下其不倦的声音,成为中国现代史上革命时代的音乐器物象征。然而,只有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只有当手风琴回归到与其他乐器同等的地位,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手风琴演奏的独立的音乐表演学科体系。
关键词:文化器物;物态象征;乐器;革命;延安;苏俄;宣传;工具;文革
作者简介:汪义晓,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副编审,湖北省手风琴学会常务副会长(武汉 430060)。熊承敏,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师范学院副教授,湖北省手风琴学会会长(武汉 430064)。
把音乐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表现来审视,会发现每个时代的音乐文化都有特定的物态象征,多由该时代有代表性的音乐器物表现出来。在中国,编钟无疑代表、象征了礼乐文化;在西方,里拉琴(lyre)这种“西方最早的弦乐器,也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音乐的象征”的乐器,则成为古代西方音乐文化的物态象征,尽管“它在中世纪文献有诸多引用,起码在10世纪后仅限于寓意。”[1]
无独有偶,在中国现代史上,一种受由簧片振动而发声的中国乐器笙的启发、在欧洲发明的乐器手风琴家族中的键盘式手风琴,成为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里拉琴”,成为中国现代革命史上音乐文化的器物象征。一方面,它作为工具在制度内的音乐舞台上生龙活虎地扮演着革命的吹鼓手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成为“移情”和“寄情”的器物,使在革命高压下的人们在制度外的精神生活中得以苟延残喘。这种音乐物态现象的发生、发展、繁荣与式微的过程是很有意思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哲理现象。难怪今天的影视剧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但凡有点阅历的导演都会首选手风琴成为彼时音乐文化场景的道具,都会运用这种活簧乐器的特殊音色衬托彼时岁月的音响背景。的确,手风琴已经具有了追加性寓意,已经从一种功能性器物转化成身份型、精神型器物了。当张艺谋导演的影片《山楂树之恋》中的手风琴声漾起的时候,当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在琴声的诉说中为纯真的爱情“偷撒一滴泪”的时候,在形而上的层次究根溯源地探讨这种象征性音乐物态的发生、发展及其涵义,显然是有意义的话题。 (图1:里拉琴)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各专业音乐院校对手风琴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对西洋乐器手风琴在中国的际遇进行考证的文献,在原有文章的基础上,愈发丰富了起来。这些文献包括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和专家、教授的研究论文。其中,以中央音乐学院2000级博士生高洁女士洋洋16万言左右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手风琴艺术发展史研究》为代表。
这些论文在手风琴在中国的际遇方面,做了大量梳理工作。尤其是在事实论证上,记述了手风琴进入中国、开始传播、逐渐时兴,终于担纲大任的历史过程;在中国演奏家、创作作品等方面也做了颇为详尽的学术探讨。
这些文献都注意到一个事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手风琴的时代色彩,认为手风琴是一件“革命的乐器”、“大众的乐器”,简单叙述了其在制度内的作用,如“手风琴以其本身的特点,适应了当时的需要,并充分发挥了它的长处,成为一件‘革命的乐器’,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