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竹簧:比较罕见,流行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长15厘米,头部宽1.7厘米,簧舌长12.2厘米,头大尾小,呈锥形。两边有波浪形缺口,簧面点有红、绿、蓝诸色作为装饰。
管状竹簧:流行于台湾高山族地区,有管状和半管状两种。上系两片或多片竹簧。竹簧两端系线。奏法和拉篾相同。
演奏:演奏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簧尾,多片簧则使其呈扇形,将簧舌部分置于两唇间,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来回拨动竹簧头部,引起簧舌振动,便会发出明亮的叮咚之音。另外的一种抻动竹簧,多用于各族的单片簧,在簧的头部中间穿一小孔,系一丝线,奏时左手执簧尾,将簧舌靠近两唇间,把线头套在右手指上,以指牵线使簧舌振动发音。竹簧演奏者,利用双唇向前突出呈筒状增加共鸣、扩大音量,并借以口型变换和控制呼气等方法,变化出不同的音色。运用不同的奏法,竹簧既能发出余音袅袅的音色,也能发出较粗犷的音响。在一副三片簧上,能奏出每片簧的纯五度泛音,可发出六个不同的音,它的音程组合也较多,常见的为g、a、d1,g、c1、d1,a、c1、d1等。1980年,在四川凉山州民族民间器乐会演中,有两位布拖县彝族妇女,第一次用多片簧齐奏,她们以五度、八度泛音变化,并通过节奏交错,奏出二声部重奏和持续音衬托的效果,韵味无穷,受到好评。在我国的傣、哈尼、景颇、佤、拉祜、苗、柯尔克孜、锡伯、回、蒙古、达斡尔、鄂温克和黎等少数民族民间,流行的是手指弹拨的竹簧;高山族则流行抻动的竹簧;彝、纳西、傈僳和白族,这两种竹簧民间都有。??
竹簧制作简便,容易演奏,尤其在西南、台湾和海南等竹材丰富的地方,竹簧更是广泛流行。在彝族,不论男女老少,几乎每人都有一副竹簧,用一个精致的小竹筒盛装,挂在胸前,休息时便取出弹奏。?
在少数民族中,竹簧自古便和青年人形影不离,有许多关于爱情的传说同竹簧联系在一起,曾流传着这样的诗句:“我心上的人哟,我们生在一个地方,住在一个地方,但相见是这么的难哟!……”说的是古时候有一对青年男女同在一个财主家做工,他俩彼此爱慕,但在封建社会,这种爱情是不允许的,他俩连说句话也不可能,只好通过竹簧声来传递相思之情,后来他俩出逃寻求自由,当他们的幻想破灭以后,便用竹簧抒发内心的悲痛,并一起跳下雪山而死。在漫长的旧社会,像这样情死的悲剧太多了;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换了人间,每当晚霞点缀在山岗,田野披上了暮色,彝族的青年男女劳动一天之后,就相聚在一起,弹响心爱的竹簧,向对方倾诉爱慕之情。因为竹簧的音响与少数民族的语调相近,所以当它表达思想感情时,甚至能抒发出诗人笔下都难以描绘的意境。有时为了不让第三人听到,竹簧声低得像耳语一样,只有情人之间才能明了其中的奥妙。在凉山彝族,有一首微声轻奏的《古树相会》竹簧曲,词意是:“心中的话多得像星星,借着这支竹簧来谈心。明天晚上,等月亮爬上来的时候,轻轻带上家门,你再到这两棵古树下。亲爱的,紧记在心头,那时候听我的竹簧声。”竹簧是彝族青年男女随身佩戴的乐器和装饰,在一年一度的火把节之夜,当人们兴尽渐渐散去、篝火渐渐暗淡的时候,田边、地角又会隐隐传来深情的竹簧声。居住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白族人民,还把竹簧作为定情的赠礼和纪念品。每逢大理“三月街”等盛大节日,白族青年男女在定情时就唱起这样的竹簧曲:“把这支竹簧挂在你的胸前,当你想念我的时候,只要拿起它来轻吹一曲,就好像我们又在相会。”在纳西族民间,竹簧甚至成为青年人选择配偶的一个条件,如果那个青年的竹簧弹得好,就可能成为对方的意中人。在景颇族和苗族当中,竹簧是姑娘们专用的乐器,当宁静的月夜来临,姑娘们总爱拨响竹簧,同心上人畅叙衷肠。苗族的未婚女青年,多在胸前挂一支竹簧,每当男友相邀会面时,姑娘就用它来讲“悄悄话”,表达爱慕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在怒江两岸的傈僳族,青年男女常用竹簧来传情。竹簧在高山族民间,是青年人恋爱、求婚的伴侣。黎族的男女青年,喜欢用竹簧来表达彼此的感情,男青年更以竹簧作礼品赠送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