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沙,即陈献章(1428—1500年),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学者称其“白沙先生”。陈白沙生活在明代中期以前,当时流传至今的存见琴谱仅见《神奇秘谱》(1425年)与《浙字释音琴谱》(1491年前)。若宋末秘谱《古冈遗谱》实有其谱,当早于公元1279年;若《古冈遗谱》确有元代刻本,亦当早于1368年;若白沙曾录《古冈遗谱》实有其事,莫论是时所见传谱真伪,其谱必早于公元1500年,亦当接近于《神奇秘谱》(1425年)、《风宣玄品》(1539年)、《梧冈琴谱》(1546年)、《西麓堂琴统》(1549年)等明代早中期琴谱。然当今所传的岭南派《古冈遗谱》“鸥鹭忘机”,其谱本却明明晚于明末,实在另人费解。
谢导秀先生在“岭南琴派·古冈遗谱”一文中指出:“《古冈遗谱》是南宋皇室南迁时遗留在冈州的琴谱。《古冈遗谱》为元代刻本。据说近代的伍铨行和郑健候各藏有一部,共四册二十多首琴曲,原版已在明初毁于战乱,而今仅存的两部都已流失。据有关文献考究,已发现的《古冈遗谱》琴曲有“碧涧流泉”、“渔樵问答”、“怀古”、“鸥鹭忘机”、“玉树临风”、“神化引”、“双鹤听泉”、“平沙落雁”等八首。这几首琴曲的演奏手法,很有岭南地方风格的特色。1981年11月,杨新伦先生的《古冈遗谱》,由其嫡传弟子谢导秀在广州印行。该谱著录的琴曲有: “碧涧流泉”、“渔樵问答”、“怀古”、“鸥鹭忘机”、“玉树临风”、“双鹤听泉”、 “神化引”及“乌夜啼”八曲。” 1983年7月,广东电视台拍摄了以“琴心剑胆岭南瑰宝”为题的电视片,收集了杨新伦先生演奏的“碧涧流泉”、“渔樵问答”等六首琴曲。
本着由“鸥鹭忘机”一曲产生的上述疑惑,笔者又就杨新伦先生的《古冈遗谱》其它七曲与存见明清诸谱对比进行分析查阅。今将八首琴曲的初步对比分析结果叙述于下:
⑴.“碧涧流泉”为岭南派特有的古琴曲目,相传为朱熹所作。(据《重修真传琴谱》(1585年)卷一“圣贤名录”中就有【朱紫阳,作〈碧涧流泉〉】);据《文会堂琴谱》(1596年)卷三“曲名第十三”中就有【〈碧涧泉〉,朱熹作】,卷三“圣贤名录第十六”中亦有【朱紫阳,作〈碧涧流泉〉】。)然具体曲谱仅《琴学轫端》(1828年,虎丘逸士石卿编订)与《悟雪山房琴谱》(1836年)见载有同名琴曲“碧涧流泉”。石卿,江浙人,曾至粤西师从端溪(德庆)何瑗玉、桂林李樨匏习琴,故该谱之编订盖亦受到岭南琴派影响,如谱中收录有“碧涧流泉”与“鸥鹭忘机”。早期“碧涧流泉”曲谱已不可见,而存见“碧涧流泉”曲谱前身盖为“石上流泉”,相传为春秋时伯牙所作(或曰齐刘涓子所作)。“石上流泉”是一首古曲,现存最早的琴谱∶唐人写卷“碣石调幽兰”文字谱后所附五十九首琴曲目录中就有“石上流泉”。“石上流泉”曲谱最早见录于《西麓堂琴统》(1549年),共有19家存见明清琴谱见载。
《古冈遗谱》“碧涧流泉”指法旋律不同于明清早期各谱“石上流泉”,而与《琴学入门》(1864年)“石上流泉”(祝桐君传谱)基本相同。
祝凤喈(约生于1800年,1864年尚在世),字桐君,福建蒲城人,清代古琴蒲城派(又称闽派)创始人,出生琴学世家,其父好琴,家中藏琴颇多,以十二琴楼贮之。兄长祝凤鸣,字秋斋,继承家学。桐君16岁“失怙”(父亡),19岁始从其兄祝凤鸣学琴,其后一直从事古琴研究与传承,达数十年之久,所谓“官于江浙,以琴相随,所至名噪一时”,“以琴受业者恒不远千里而来”。“石上流泉”就是祝桐君所传“渔樵问答”、“平沙落雁”、“阳光三叠”等六首家传秘谱之一。清咸丰五年(1855年)三月刊刻其所撰《与古斋琴谱》四卷,曾校订《春草堂琴谱》,于咸丰十年(1865年)重刻。